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 为了逃避一年多兵役要坐一年牢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法院判处一名故意增肥以逃避兵役的男子缓刑
- 是否改进质量我不知道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GitHub 称 Copilot 改进了代码质量
- Linus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1分 星期一 评论到 Linux 6.13 将拒绝所有来自 bcachefs 作者的合并请求
- 2100年100%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1月21日16时3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提高了半导体自给率
海洋捕鱼行业驱动了鱼类的演化,因为捕鱼船更可能捕捉成熟晚体型大的鱼,成熟更早体型更小的鱼具有了生存优势。这意味着鱼群向着更小体型演化。根据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研究人员以北海鳕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种体型变小的趋势是否可能逆转。研究人员认为,如果渔业管理以百年为周期,减少鳕鱼的捕捞,那么逆转体型变小的趋势是可能的,因为鱼的演化本身就很缓慢。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上的一项研究,科学家发现给 4-6 个月大的婴儿食用平滑的花生酱能减少 77% 的花生过敏症。政府建议在婴儿 6 个月大时开始食用固体食物,研究人员认为这一建议需要修改。食物过敏是免疫系统将食物视为严重威胁的结果。引起过敏的常见食物有麦、牛奶、花生、坚果等等。其中花生过敏已经变得相当普遍,以至于部分学校禁止在食物中包含花生。诸多研究显示,在婴儿发育早期食用与过敏相关的食物可以大幅减少过敏。最新研究发现,婴儿 4-6 个月之间食用花生可将过敏症减少 77%,如果推迟到 1 岁之后过敏症病例只能减少 33%。
根据发表在《BMJ Medicine》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血液中高水平的咖啡因可能有助于降低体内脂肪含量,减少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研究人员表示他们的目的不是为了推荐饮用更多的咖啡,而是展示其潜在健康益处。最新研究使用了被称为孟德尔随机的技术,通过遗传证据确定因果关系。研究小组发现了两种与咖啡因代谢速度有关的常见基因突变,利用这些突变计算遗传预测的血液咖啡因水平,以及这是否与低 BMI 指数和低身体脂肪有关。研究估计每天摄入 100 毫克咖啡因可增加约 100 卡的能量消耗。
欧洲研究人员从七个不同的古西伯利亚永久冻土样本中分离出 13 种新病毒。科学家表示,该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带来了一种潜在危险:地球变暖导致的永久冻土融化可能会让大量“僵尸病毒”苏醒。一项近期发布的研究预印本显示,法国、德国和俄罗斯科学家们从西伯利亚的永久冻土中分离并复活了几种古老的病毒,其中一种是从 2.7 万年前含有大量猛犸象毛发的永久冻土样本中发现的巨型病毒 Pithovirus。它是已知最大的病毒,是一种双链 DNA 病毒,属于核质巨型 DNA 病毒演化支。西伯利亚受到气候变化导致的全球变暖影响最大,大约是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倍。近年来的夏天,这里都会达到 37-38 摄氏度的极端高温并发生野火。受其影响,西伯利亚地区的永久冻土正在迅速融化。这意味着被掩埋在地下数千年的生物将不断被暴露,在未来可能会释放出更多未知的病毒。
微塑料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无处不在。被称为微塑料和纳米塑料的颗粒在饮用水、食物甚至空气中都被检测到。纳米塑料可以通过食物和水被人类和动物吸收。有人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微塑料会在体内积聚。德国莱比锡大学和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UFZ)的科学家调查了 PET 颗粒对生物体代谢和发育的负面影响。他们发现,微小的塑料颗粒积聚在模型动物的几个器官中,包括肝脏、肠道、肾脏和大脑。此外,PET纳米塑料导致胚胎行为异常,因为观察到较少的运动。
摄入大量的添加糖会带来肥胖等健康问题,因此过去五年愈来愈多的食品使用了不含有热量的甜味剂。其甜味通常是食用糖的数百倍。部分甜味剂如阿斯巴甜是人工合成的,还有部分则来自植物被称为天然甜味剂。它们无处不在,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消费甜味剂。科学家曾认为,不含有营养成分的甜味剂在很大程度上是惰性的,旨在激活舌头上的甜味受体,通过身体而不会引起代谢变化。但消耗大量甜味剂可能会带有健康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对摄入甜味剂发出警告,认为可能会对肠道和代谢健康产生不良的长期影响。科学家发现,因为甜的东西和热量相关,当你的舌头品尝到甜味时会对大脑和身体发出信号,对即将到来的热量做好准备。然而甜味剂基本没有热量,且其甜味更强,大脑和味觉受体会因此产生混淆。可能导致的一种结果是你会产生更强烈的糖渴望,最终吃下更多的糖和甜味食品。此外,部分甜味剂大量食用会引起胃肠道不适。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澳大利亚科学家发现了一种能利用空气中微量氢发电的酶。研究人员从名叫耻垢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smegmatis)的细菌中提取出负责利用空气中氢气的酶。名叫 Huc 的酶能将氢气转变成电流。Huc 的转换效率非常高,我们所呼吸的大气中氢气浓度只有 0.00005%,而 Huc 甚至能在低于这个浓度下消耗氢气。研究人员还发现,Huc 具有强有力的稳定性,可以冷冻起来,加热到 80 摄氏度,它仍然能维持其功能。这项研究目前处于早期阶段,它有可能成为小型飞行器使用的太阳能动力的替代。
2019-2020 年肆虐澳大利亚东南部的丛林大火释放出的烟雾破坏了臭氧层,导致南极的臭氧空洞比往年更大持续时间更长。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澳大利亚丛林大火产生了有记录以来最多的烟雾,释放出大约 100 万吨烟雾,最高达到 30 公里。火灾后的卫星数据显示,相比往年,远离南极的温暖纬度大气区域中的盐酸含量异常低。大气中约八成的氯是氯氟烃的遗留物,氯氟烃自 1930 年代起用于制冷剂。1987 年通过的一项国际条约将其禁用,其使用已基本停止。残余氯以盐酸和硝酸氯的形式结合,对臭氧层基本无害。但是当盐酸溶解在水滴中时,它会形成反应性的消耗臭氧层分子。这通常不会发生在两极之外,因为空气太热。研究人员的模拟显示,盐酸附着在烟雾颗粒的表面,与其它分子反应产生氯分子,氯分子在阳光下分解为高活性的“吞食臭氧”的氯原子。
日本九州大学团队实现将雄性小鼠体细胞变成卵细胞,并首次利用雄性小鼠的细胞培育出了有活力的卵子,从而使两只雄性小鼠“产”下了后代。该技术包括首先从雄鼠身上提取皮肤细胞,然后将其转化成类似干细胞的状态,以创建所谓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PS cells)——一种可以转化为其他类型细胞的细胞。因为该皮肤细胞从雄鼠身上提取,因此具有 XY 染色体。研究团队剔除了其中的 Y 染色体,再向另一个细胞“借来”一个 X 染色体,然后将两个 X 染色体巧妙地“粘”在一起。这一流程使得干细胞变成卵细胞。最后有两个 X 染色体的这些细胞被放置在一个卵巢类器官中进行培养,从而形成卵子。当与正常精子受精后,科学家们获得了大约 600 个胚胎,并将其植入代孕鼠体内。最终代孕小鼠诞生了 7 只幼崽。
美国一研究团队称,他们发现了在实用条件下工作的室温超导。但该团队此前声称破纪录的室温超导一直存在争议,半年前甚至遭遇论文撤稿,因此新的研究结果或将面临严格审查。纽约罗切斯特大学物理学家朗加·迪亚斯(Ranga Dias)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了团队的研究新进展。据称他们创造出的超导可在室温和相对较低的压力下工作。研究团队发现了一种由氢、氮、镥组成的材料,迪亚斯和同事将这些元素混合在金刚石压砧中,施加不同的压力,测量电阻。实验发现,在 294K(即 21°C)的温度下,材料失去电阻,不过仍然需要10kbar(约大气压力的 10000 倍)压力才能实现材料的超导性能。但这已经远低于在室温工作的超导通常所需要的数百万个大气压。如果这一研究成果得到证实,这种材料有望用于现实。不过这项研究可能会面临严重质疑,部分原因是该团队早期发表的文章声称在 15°C 下发现了一材料的超导性。在发表之后被《自然》撤回论文,称研究人员在数据处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根据发表在《Psychophys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我们对时间的感知与心跳有关。研究证明,心脏是大脑中重要的计时器之一,在我们的时间流逝感中起着根本作用——这一观点自古以来就有了。在实验中,45 名年龄在 18 岁至 21 岁之间、没有心脏病史的研究参与者被心电图仪(ECG)监测,以毫秒分辨率测量心脏电活动。心电图与一台计算机相连,可以由心跳触发持续 80-180 毫秒的简短音调。研究发现,我们对时间的瞬间感知并不是连续的,而是会随着每次心跳而拉伸或收缩。时间感知和心脏之间的联系表明,我们对时间的短暂感知植根于生物能学,帮助大脑根据包括心率在内的身体状态变化来管理精力和资源。
肾结石是容易复发的常见病,最常见的肾结石种类是草酸钙(CaOx)结石。有证据表明,定期饮用柠檬汁可以干预结石的发展,但其原理尚不清楚。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人员在《Nano Letters》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揭示了背后的机制。柠檬汁的有效成分是类囊泡纳米粒子,他们发现,柠檬类囊泡可以阻断草酸钙结石诱导的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将受激的胞内钙信号恢复稳态而不会影响正常的细胞状态,间接抑制了结石形成。该研究为临床口服柠檬汁防治肾结石的可行性提供了实验证据。
根据对 15-21 世纪画作的科学分析,“理想”中的男性生殖器大小在近代出现了增大的现象。研究发表在《BJU International》期刊上。研究人员系统性的分析了 21 个国家 99 位画家创作的 160 幅成年男性裸体画作,其年代跨度从文艺复兴到现代。研究人员根据比例来确定大小。他们发现,文艺复兴时期的 1400-1599 年,男性裸体画作显著增加,但其生殖器仍然比较小。而 21 世纪男性裸体画作中的生殖器大小大于其它世纪。
研究人员表示,当代艺术日益倾向于描绘更大和可能更不现实的生殖器大小,可能会影响男性的自尊心和满意度。在新冠疫情期间,医生报告生殖器增大手术的需求大幅增长,可能是因为成人明星生殖器让年轻男性产生了焦虑感。研究人员表示,男性不应该将成人明星的生殖器大小视为“普通”,而生殖器大小对伴侣的满意度并没有影响。
一项新研究发现,每天多走 500 步,罹患心脏病、中风或心脏衰竭的风险可降低 14%。研究人员分析了 452 名参与者的健康资料, 这些参与者使用类似于计步器的加速计装置,该装置佩戴在髋部,可测量他们的每日步数。参与者平均年龄为 78 岁;其中 59% 为女性。在 3.5 年的随访期间, 7.5% 的参与者经历过心血管疾病事件, 例如冠状动脉心脏病、中风或心脏衰竭。分析发现:与每天步行少于 2,000 步的成年人相比,观察显示每天步行约 4,500 步的成年人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要降低 77%。将近 12% 的每天步行少于 2,000 步的老年人经历过心血管事件,而每天步行约 4,500 步的参与者有 3.5% 经历过心血管事件。每天每多走 500 步,可逐渐将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4%。
日本筑波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定期锻炼有助于预防老年人的认知障碍,单独锻炼是有益的,但与他人一起锻炼有更大的积极效果。研究人员收集了 4358 名老年人(平均年龄为 76.9±5.6 岁)的数据。这项研究于 2017 年进行,以获取这些人独自锻炼或与他人一起锻炼的频率基线数据。研究小组还利用当地政府的数据库收集了近 4 年人们认知状况的后续数据。研究人员分析和计算了数据,以找到认知能力下降、锻炼和与他人一起锻炼之间的关系。他们发现,每周单独锻炼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参与者患认知障碍的风险降低了 15.1%。而那些每周与他人一起锻炼两次或两次以上的人则减少了 29.2%。
宾州州立大学昆虫鉴定实验室主任 Michael Skvarla 在 2012 年去阿肯色州 Fayetteville 的沃尔玛超市时购买牛奶时看到了一只巨大的昆虫,觉得有趣,他杀死了它带回家制作成标本。Skvarla 以为这只昆虫属于蚁蛉,它被遗忘了近十年。到了 2020 年秋天他给学生上昆虫生物多样性和演化的网课时通过 Zoom 展示了这只昆虫,他和学生很快意识到它不是蚁蛉而是一种更罕见的昆虫——巨草蛉。巨草蛉可以上溯到侏罗纪时代,1950 年代前在北美很常见,但突然之间就消失了,可能的原因包括光污染、新捕食者,新的蚯蚓被引入到环境中改变了土壤成分。这只巨草蛉是 50 多年来北美东部记录到的第一个标本。
对欧洲和中亚地区史前狩猎采集者群体的基因分析发现,数万年前的不同定居者群体之间基本不发生基因交换。在 3.5 万年至 5 千年前,当一群人由于气候变化或其它因素迁移到一个地方,他们没有与原来的居民进行融合,当地的居民则迁徙到了另一个地方,通常是向北。研究发现,直到约 8 千年前,中欧和东欧人群之间才首次检测到基因交流的信号。此时也正是农业及其定居生活方式向欧洲传播的时期。研究人员说,很有可能是早期农民向欧洲的迁徙,导致狩猎采集人群只能撤退到欧洲北部的边缘地区。这时东西两个人群开始了持续约 3 千年的交流融合。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宣布从 2024 年 1 月起,该学会出版的所有期刊都将开放获取。全世界所有人都能不受限制的免费即时访问它出版的期刊论文。开放获取的期刊包括《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Geophysical Journal International》和《RAS Techniques and Instruments》。转向开放获取模式后,它的期刊将不再收取订阅费,而是使用 Article Processing Charges(文章处理费)支持。 英国皇家天文学会从 1827 年到今天出版的期刊论文都可以免费阅读全文。
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研究,物理学家首次观察到了量子隧穿效应。量子隧穿效应指的是微观粒子能穿入或穿越位势垒的量子行为。研究团队试图在一个非常简单的反应中追踪量子力学隧穿效应。团队选择了氢来进行实验,他们将氘(氢的同位素)引入一个离子阱,使其冷却,然后用氢气填充离子阱。由于温度非常低,带负电的氘离子缺乏以常规方式与氢分子反应的能量。然而,在极少数情况下,当两者发生碰撞时,确实会发生反应。2018 年,理论物理学家计算出,在这个系统中,每千亿次碰撞中只有一次发生量子隧穿。这与现在科学家测量的结果非常吻合,经过多年研究,研究人员首次证实了化学反应中隧穿效应的精确理论模型。
英国科学家发现,每天 11 分钟快走有助于降低早死风险。每天 11 分钟(每周 75 分钟)的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比如快步走——足以降低心脏病、中风和一些癌症等疾病的风险。心脏病和中风等心血管疾病是全球死亡的主要原因,2019 年每年导致 1790 万人死亡,而 2017 年癌症导致 960 万人死亡。众所周知,体育活动——特别是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英国国民健康保险制度建议成年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的体育活动或 75 分钟高强度的体育活动。研究人员发现,在与工作相关的体育活动之外,三分之二的人每周的中等强度活动水平低于 150 分钟,不到十分之一的人每周的中等强度活动时间超过 300 分钟。他们发现,每周超过 150 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在降低疾病或过早死亡风险方面的额外好处是微乎其微的。但即使只有一半的运动量也会带来显著的好处:每周积累 75 分钟的中等强度活动,早死的风险降低 23%,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降低 17%,患癌症的风险降低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