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 为了逃避一年多兵役要坐一年牢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法院判处一名故意增肥以逃避兵役的男子缓刑
- 是否改进质量我不知道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GitHub 称 Copilot 改进了代码质量
- Linus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1分 星期一 评论到 Linux 6.13 将拒绝所有来自 bcachefs 作者的合并请求
- 2100年100%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1月21日16时3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提高了半导体自给率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隼鸟 2 号探测器 13 日从小行星“龙宫”出发飞往地球。预计将在 2020 年底返回地球,带回装有小行星砂石样本的回收舱。隼鸟 1 号探测器曾在 2010 年带回 “小行星 25143”的微粒子,隼鸟 2 号是其后继机型。隼鸟 2 号于 2014 年 12 月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2018 年 6 月到达龙宫附近,于 2019 年 2 月和 7 月两次成功着陆龙宫。第 2 次着陆降在发射金属弹形成的人造陨石坑附近,采集了地下的砂石样本。 如果发现回收的砂石中混杂的有机物和水分与地球生物之间有共同特点,则能证实撞击地球小行星带来了成为生命材料的物质的假说。
根据发表在《Stem Cell 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太空飞行会改变人类的心脏细胞,但回到地球后,大部分心脏细胞会恢复正常,这项发现有望帮助理解宇航员的心脏为何会变化以及如何预防这种情况的发生。研究团队从没有心脏病史的 3 个人那里提取血样,接着将一些血细胞重组为干细胞,然后诱导其形成心肌细胞。最终获得的心肌细胞中,有一半被 SpaceX 的飞船送往国际空间站;另一半则留在地球上作为参照。5 个半星期后,送往国际空间站的细胞返回地面,研究人员检查了微重力对其影响。他们发现,在这些细胞中,有 3000 个基因的表达方式不同,变化最显著的是负责代谢和线粒体(细胞的能量来源)功能的基因,回到地球 10 天后,还有 1000 个基因的表达方式仍然不同,大约相当于人类所有已知基因的 4%—5%。但大多数负责细胞线粒体和新陈代谢变化的基因重新恢复正常。研究人员称,目前尚不清楚这种变化可能会对宇航员产生什么影响。
科学家在《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发表了一系列论文,报告旅行者 2 号从星际空间发回了首批数据。论文确认了旅行者 2 号探测器于 2018 年 11 月 5 日进入星际空间,当时与地球的距离是地球和太阳距离的 119 倍。论文还阐述了日球层顶的具体性质 —— 日球层顶是太阳系的最外层结构,也是日光层和星际空间之间的边界。旅行者 2 号探测器是第二个穿越日光层边界的探测器。而 旅行者 1 号探测器在 2012 年进入星际空间,传回了非常宝贵的日球层顶数据。但由于探测器上的等离子体设备损坏,研究人员无法收集到那次穿越的完整数据。现在,作为人类最遥远的使者,这两艘旅行者号探测器都航行在太阳的影响范围即日光层之外。
在 'Oumuamua 之后,天文学家发现了潜在已知第二个系外天体 2I/Borisov。2I/Borisov 是一颗彗星,与外形奇特的 'Oumuamua 不同,它的外形与太阳系的彗星并无多大区别。研究报告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2I/Borisov 有着双曲线轨道,离心率 3.4,离心率大于 1.2 就被认为是起源于太阳系外的信号。它目前距离地球的距离三倍于日地距离,位于加纳利群岛和夏威夷的大型望远镜拍摄的照片显示,它的外形与太阳系彗星差别不大,它有一个延长的彗发和太阳加热释放出的物质云。它还有一个宽而短的彗尾。根据其明亮度,研究人员估计其彗核大约为 2 公里宽。它的颜色也类似系内彗星。系外天体看起来并都不像 'Oumuamua 那样奇形怪状。
世界第一位进行太空行走的苏联宇航员 Alexei Leonov 周五在莫斯科医院病逝,享年 85 岁。Leonov 于 1965 年拴着 4.8 米长的线缆离舱进行了 12 分钟的太空行走。这次太空行走几乎以灾难告终,他的宇航服膨胀变形,他通过释出氧气挣扎着回到太空舱。Leonov 出生于西伯利亚,父亲是斯大林时代镇压的受害者。他一家于 1948 年移居加里宁格勒。他作为一名空军飞行员于 1960 年被选为宇航员,曾与世界首位宇航员加加林一起训练。两人结为亲密朋友。
天文学家可能发现了 Oumuamua 之后已知的第二颗星际天体。临时编号 GB00234 正式编号 C/2019 Q4 (Borisov)的彗星是克里米亚业余天文爱好者 Gennady Borisov 在 8 月 30 日发现的,过去几周多个天文台对其进行了观察,它的轨道是双曲线轨道,意思是它不是围绕太阳运动,很可能起源于比太阳系更遥远的地方。天文学家发现 Oumuamua 时它已经开始远离太阳,相比之下新发现的彗星还在朝太阳前进,它将于 12 月 10 日抵达太阳最近点,天文学家将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它。
根据发表在《Nature Astronom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预印本),天文学家在太阳系外的一颗行星的大气中观察到了下雨的迹象。被称为 K2-18 b 的行星距离地球 110 光年,位于狮子座,其轨道处于所在星系的宜居带,即能存在液态水。它的母星是一颗红矮星。它的体积是地球的两倍,质量是地球的八倍。通过电脑模型分析,该星球大气中的水浓度可能达到 50%。研究团队表示,由于 K2-18b 行星距离地球太远,以目前的设备无法进行详细探测。只能等待开发新一代的太空探索仪器,探索该行星大气中是否含有甲烷、氮气等气体,现有的研究已经发现该行星大气中有氢气和氦气的存在迹象。
ESA 官方推特发表声明,为了防止与 SpaceX 的 Starlink 卫星相撞,它执行了一次碰撞避免机动。它在 2018 年执行了 28 次碰撞避免机动,但都是为了避开死亡卫星或轨道碎片,这是首次为避开一颗活跃卫星而执行轨道机动。ESA 通知了 SpaceX 建议对方移动卫星轨道,但遭到了拒绝。有可能发生碰撞的卫星分别是 ESA 在 2018 年发射的重 1.3 吨的 Aeolus 地球观测卫星,另一颗是轨道高度接近 320 千米重 227 公斤的 Starlink 44,两者发生碰撞的几率为 1:1000,远高于 1:10000 的阈值。SpaceX 拒绝移动 Starlink 卫星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是因为卫星的电推进系统没有 Aeolus 使用的化学推进系统反应灵敏。ESA 之所以披露此事是因为 SpaceX 计划未来向地球轨道发射上万颗互联网卫星,ESA 希望未来 SpaceX 能更快做出反应。
大约 8.7 亿年前,两颗死亡天体发生了合并,这次事件产生的引力波于上周三经过地球。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意大利 Virgo 天文台探测到了被称为 S190814bv 的引力波事件。分析显示,这次事件有 99% 的可能性是黑洞吞噬中子星。此前天文学家探测到黑洞合并以及中子星合并的引力波,如果确认的话这将是首次探测到黑洞中子星合并产生的引力波,标志着天体物理学研究新时代的开端。对于黑洞与中子星的合并,一种可能性是黑洞会将中子星撕成碎片,留下闪光的残骸逐渐被黑洞吞噬;另一种可能性是黑洞直接干净利落的吞噬中子星。LIGO-Virgo 的模拟认为最可能是后一种情景。因为这是此类事件的首次观测,即使什么都没看到也能提供信息。
来自 NASA Spitzer 太空望远镜的数据让天文学家能一瞥系外岩石行星的表面情况。这颗系外行星的表面类似月球或水星,不太可能有大气层,可能覆盖了与月球表面阴暗部相同的冷却火山物质。行星 LHS 3844b 是在 2018 年 NASA Transiting Exoplanet Satellite Survey 任务中发现的,距离地球 48.6 光年,半径 1.3 倍于地球,其环绕的恒星是一颗较小的 M 级矮星。在跟踪观察中,Spitzer 望远镜观测到了来自行星表面的光,LHS 3844b 与恒星非常近,环绕一周仅 11 小时,很有可能潮汐锁定了,朝着恒星的一面表面温度 770 摄氏度。通过测量行星冷热两面的温度差,天文学家发现它们之间几乎没有热转移,这意味着它几乎没有大气层,如果存在大气层的话,那么热空气会自然膨胀,产生风转移热量。
银河系中心黑洞人马座 A* 是一个巨大的怪物,质量 460 万倍于太阳。它并不平静。天文学家利用 Keck 望远镜观察到它的亮度在数小时内增加了 75 倍。黑洞的闪烁在可见光下不可见,而是发生在近红外光下。天文学家对人马座 A*观察了 20 年,虽然发现它的亮度有波动,但突然变亮 75 倍则是以前从未观察到过。研究报告将发表在《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上,论文预印本已发布在 arXiv.org 上。亮度的突增发生在 5 月 13 日。天文学家暂时还不能确定是什么导致了黑洞突然变亮。可能是统计模型出错,也可能是黑洞附近出现了变动。
根据发表在《Monthly Notices of the Royal Astronomical Society: Letter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天文学家利用 SkyMapper 望远镜在银河系内发现了一颗极其古老的 “贫铁” 恒星。红巨星 SMSS J160540.18-144323.1 距地球 3.5 万光年,属于 138 亿年前宇宙大爆炸后诞生的 “第二代” 恒星中的首批成员。据推算其铁含量是人类分析过的所有银河系恒星中最低的,意味着它是迄今已知的宇宙内最古老恒星。金属含量是确定一颗恒星形成时间的可靠指标。由于 “婴儿阶段” 的宇宙金属少得可怜,所以一颗恒星铁含量异常低,恰恰说明它是一个非常古老的星体。
根据发表在《eNeuro》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对生活在模拟深空环境中的实验鼠的测试显示深空辐射可能会影响人的认知和记忆能力。研究人员将实验鼠置于低剂量中子和光子辐射下长达 6 个月,他们将剂量设置为 18 厘戈瑞(Centigrays),且在研究过程中,辐射剂量以 1 毫戈瑞 / 天的速度增加。结果表明,这一辐射似乎改变了海马体(主要负责长时记忆的存储转换和定向等功能)中神经元的工作方式,以及海马和皮层神经通路上的神经脉冲。更重要的是,行为测试显示,这些老鼠在学习和记忆方面都存在问题,而且似乎表现得更痛苦和焦虑。研究小组认为,他们在老鼠身上看到的这种 “行为缺陷频谱” 显然会损害宇航员的能力,使他们无法对火星任务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作出快速、恰当和有效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