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 为了逃避一年多兵役要坐一年牢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法院判处一名故意增肥以逃避兵役的男子缓刑
- 是否改进质量我不知道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GitHub 称 Copilot 改进了代码质量
- Linus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1分 星期一 评论到 Linux 6.13 将拒绝所有来自 bcachefs 作者的合并请求
- 2100年100%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1月21日16时3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提高了半导体自给率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对儿童往往较为温和,在目前已确认的数万例感染中,儿童所占比例最小。迄今为止对儿童和病毒进行的最大规模的研究发现,虽然大多数儿童出现轻度或中度症状,但有一小部分人——特别是婴儿和学龄前儿童——可能会患重病。这项研究(PDF)发表在《儿科》期刊上,研究人员分析了 2 月 8 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的 2143 例 18 岁以下的患病儿童。只有三分之一多的病例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到确诊。其余根据孩子的症状、胸片、验血以及是否接触过新冠病毒感染者,被归类为疑似病例。大约一半的儿童有轻微的症状,如发热、疲劳、咳嗽、鼻塞,可能还有恶心或腹泻。超过三分之一(约 39%)的患者病情中等,CT 扫描显示有肺炎或其他肺部症状,但没有明显的呼吸困难。大约 4% 的人没有任何症状。有 125 名儿童——将近 6% ——患上了严重疾病,并有一名 14 岁的确诊男孩死亡。这些病例中有 13 例处于呼吸或器官衰竭的边缘,被认为是“危重症”。其他则因为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而被分类为“重症”。
韩国没有采取类似中国极端的封城策略,但成功的遏制了疫情的扩散,它成功秘密是什么?科学网站报道称,成功的背后是韩国覆盖广泛的组织良好的病毒测试项目。韩国至今测试了超过 27 万人,相当于每百万居民测试 5200 多人。相比较下,美国是每百万居民测试 74 人。韩国的经验显示大规模测试是疫情控制的关键。韩国的成功是否能持续暂时还不清楚。韩国这次疫情准备充分与 2015 年 MERS 疫情的教训有关。当年一位商人在中东旅行期间感染了 MERS,返回后在三家医院接受了治疗,将病毒传播给了 186 人,导致了 36 人死亡。跟踪、测试和隔离了 1.7 万人才使得疫情在 2 个月后消失。MERS 的经验帮助改善了韩国的传染病预防控制。新的法律授权政府可以收集诊断阳性的患者的手机、信用卡等数据,重建其行踪,识别与其接触过的人,判断是否发生交叉感染。
人们认为两个主要的危险因素让新冠病毒感染者有更高的死亡率:年纪大以及存在基础病。但大量研究指出,还存在第三个因素:社会经济地位低下。研究发现,即使对那些生活水平远高于贫困线的人来说,相对于社会其他阶层,低收入与糖尿病或心脏病等慢性病的更高发病率有关。情况并不总是这样。随着不平等的加剧,健康差距也在拉大。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一直在逐渐向高学历和富裕阶层倾斜。结果是,社会底层的人患慢性疾病的可能性比平均风险高出10%。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最近的数据,患有慢性疾病能让新冠病毒的致死率比平均值高出10倍。将这两个数据加起来考虑,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来说,新冠病毒肺炎的致死率可能是平均病死率的两倍。
意大利整个国家被隔离,死亡人数超过了一千;韩国在同一时间遭遇疫情,但只有几千人隔离,67 人死亡。两个国家的一个巨大区别是韩国的新冠病毒检测数量远多于意大利,韩国测试了超过 22.2 万人,确诊了接近 8 千;意大利只测试了 7.3 万多,确诊 1.5 万多,死亡 1016 人。数字当然不能简单比较,但“积极而持续的测试是对抗病毒的强有力工具”。广泛的测试能让政府更好的了解疫情的范围,而有限的测试则让政府必须采取行动去限制人的流动。此外,现有的数据显示,新冠对年长者的威胁更高,意大利 3.65% 的人口超过 80 岁,而韩国 1.75% 的人口超过 80 岁,意大利绝大部分死亡者的年龄超过 50 岁,这也是两国的一个主要区别。
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曹彬等人在《柳叶刀》发表论文(PDF),指出高龄患者确实更可能面临死亡风险。论文统计了 191 例患者的临床数据。他们全部来自武汉金银潭医院和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最早的两家定点医院。入院时间在 2019 年 12 月至 2020 年 1 月。其中 137 人已出院,54 人死亡。从疾病发生到出院的中位时间为 22 天,死亡中位时间为 18.5 天。 研究整理了 191 例病患的完整临床指标数据,发现死亡病患与幸存者间存在一系列指标差异。比如年龄,死亡患者的年龄中位数为 69 岁,幸存者为 52 岁。与幸存者相比,死亡患者更易出现脓毒症、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半数死亡患者有继发性感染。幸存者和非幸存者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的表现有显著不同。单变量分析发现,患有糖尿病或冠心病等合并症的人死亡率更高。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化学教授 Palli Toradarson 称,肥皂比酒精能更有效杀死冠状病毒。他解释说,新型冠状病毒可以看作是一个自组装的纳米结构,其中最脆弱的部分就是由双层磷脂分子组成的脂双层包膜(lipid bilayer envelope)。洗手液中的皂质可以轻易溶解脂类,让病毒的包膜(fat membrane)解体。肥皂水一搓,病毒内部的结构像一盒扑克牌一样散落一地,失去了活性。通常,这类病毒在人体外可以长达数小时甚至数天保持感染活性。酒精类消毒剂虽然也可以让病毒快速失活,但其实并不如普通的肥皂。消毒剂里其他杀菌成分,对病毒也没什么用。对于冠状病毒来说,消毒液就是一个昂贵版本的洗手液。
一名遗传失明症患者成为接受 CRISPR-Cas9 基因疗法直接人体试验的第一人。《自然》报道,科学家开展临床试验,将 CRISPR-Cas9 基因疗法直接用于人体,治疗遗传性眼病——莱伯氏先天性黑蒙症(LCA10)。他们表示,此试验旨在测试该基因编辑技术移除导致 LCA10 的基因突变的能力,具有里程碑意义。LCA10 是导致儿童失明的主要原因,目前尚无治疗方法。在最新试验中,CRISPR-Cas9 的组件将被编码于病毒基因组中,然后直接注入患者眼睛的近光感受器细胞内,删除引发 LCA10 的 CEP290 基因中的一个突变。而此前科学家治疗眼疾时,会首先从患者体内移除细胞的基因组,然后利用 CRISPR-Cas9 编辑基因组,再将编辑好的细胞注回患者体内。但 CEP290 太大,无法将整个基因放入病毒基因组内。
知情人士透露,亚马逊正在秘密研究通用流感疫苗,项目代号为 Project Gesundheit(别人打喷嚏时的问候语)。云巨头的 AWS 部门有一个 100 多人的研发团队 Grand Challenge,在这个团队里有一小部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在研究流感治疗方法。流感和冠状病毒一样都属于 RNA 病毒,具有高度可变性,因此上一个流感季的疫苗很可能就无法用于下一个流感季了。亚马逊的团队希望能研发出疫苗,但正在探索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Grand Challenge 由曾任职于 Google X 的 Babak Parviz 领导,主要研究大难题。亚马逊不是唯一一家投入资源研究通用流感疫苗的公司。
三年前,为了抗击威胁全球健康的新疾病,多地政府、业界和多个慈善机构联合成立了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该联盟已赞助了四个新冠肺炎疫苗项目。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首席执行官理查德•哈切特(Richard Hatchett)表示,该联盟马上要再签四个新冠肺炎疫苗项目的合同。他估计,要足够快地开发出新冠肺炎疫苗,需要在未来 12 到 18 个月内花费 20 亿美元。尽管能迅速制造出疫苗,疫苗专家表示,疫苗若要得到广泛使用至少还需要等一年到一年半的时间——通常这整个过程需要几年时间。经过最初的安全测试后,现在必须展开更大规模的临床研究来测试疗效。与此同时,新冠疫情可能会蔓延到全球,导致成千上万甚至数百万人死亡。疫苗研发工作可能只有在新冠疫情明年再度爆发或成为像季节性流感那样的地方病时才有用。由于商业回报不确定,制药行业对流行病的应对在某种程度上是出于企业的社会责任,以及解决科学难题的兴奋感。
世卫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博士宣布将新冠状疫情全球风险级别上调至“很高”。谭德塞在新闻发布会上称,“在过去 24 小时内,中国报告了 329 例病例,为一个多月来的最低数...自昨天以来,丹麦、爱沙尼亚、立陶宛、荷兰和尼日利亚报告了首例病例。所有这些病例均与意大利有关。意大利向 14 个国家输出了24起病例,伊朗向 11 个国家输出了 97 起病例。连日来,病例数量和受影响国家的数量持续增加,这显然令人关切。我们的流行病学家一直在持续不断监测这些事态发展。我们现已将 2019 冠状病毒病的全球传播风险和影响风险级别上调为‘很高’。目前我们看到的是一些国家的 2019 冠状病毒病流行具有相关性,而且大多数病例仍可追溯到已知接触者或聚集性病例。我们尚未看到病毒正在社区中不受控制任意传播的证据。只要是这种情况,倘若采取强有力的行动及早发现病例,隔离和医治患者并跟踪接触者,我们仍然有机会遏制这种病毒。”
过去几十年,没有多少新抗生素发展出来。绝大多数新批准的抗生素都是现有药物的轻微变种。目前筛选抗生素的方法成本昂贵,需要大量的时间投入,而选择范围却往往狭窄。现在,MIT 研究人员利用机器学习算法,识别出了一种强大的新抗生素化合物,在实验室测试中它杀死了许多世界上最可怕的致病菌,其中部分致病菌能抵抗所有已知的抗生素。研究报告发表在《细胞》期刊上。研究人员开发的机器学习计算机模型能在数天内筛选数亿化合物。除了发现被称为 halicin 的新抗生素,研究人员还发现了多个非常有希望的候选抗生素,他们计划展开进一步的测试。研究人员相信他们的模型能用于设计新的药物。类似的筛选化合物机器学习模型已经存在,但效率不高,研究人员开发的新神经网络能自动学习表征,将分子映射成连续向量预测其性质。研究人员设计模型去寻找能让分子有效杀死大肠杆菌的化学特征,使用 2500 个分子进行训练,之后用模型去筛选包含 6000 个化合物的分子库。模型识别出一个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其化学结构不同于已知的抗生素。另一个机器学习模型分析显示它对人类细胞的毒性很低。研究人员用《2001 太空奥德赛》中的虚构人工智能系统将其命名为 halicin。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一在《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该论文研究了截至 2 月 11 日在中国诊断出的所有共计 72,314 例新型冠状病毒病例,包括确诊、疑似和无症状病例。研究结果显示:至今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总体死亡率为 2.3%。在受灾最严重的湖北省,死亡率为2.9%,而全国其他地区仅为0.4%。大约 80.9% 的病例被判定为轻度感染,13.8% 为严重,危重的为4.7%。最高的死亡率落在80岁以上的人群,约为14.8%;9 岁以下儿童,没有死亡案例;39 岁以下人群死亡率仍然很低,仅为 0.2%。39岁 以上人群死亡率则逐渐增加。40岁至50岁的人群死亡率为0.4%;50岁至60岁的人群的死亡率为 1.3%;60岁至70岁为 3.6%。70 岁以上的人群死亡率为 8%。男性(2.8%)比女性(1.7%)有更高的死亡率。确定哪些现有疾病会使肺炎患者处于更危险处境:该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位居第一,其次是糖尿病,慢性呼吸道疾病和高血压。
对于正在爆发的新冠疫情,大型制药公司对于投资开发疫苗保持沉默,积极参与开发的主要是小型制药公司。现在慈善捐款被用于激励制药公司开发有关 Covid-19 病毒的疫苗。领头羊之一是个非营利组织的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CEPI 的联合创始人包括挪威和印度政府、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以及惠康基金会。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所长富奇博士(Anthony Fauci)表示,没有大型制药公司挺身而出生产对抗 Covid-19 病毒的疫苗。“这很难也让人非常沮丧。”
香港的一栋公寓楼,天津的一个百货大楼,法国的一个滑雪小屋,以及停留在日本横滨港口的“钻石公主号”....这些地方都出现了新冠状病毒的聚集性疫情。自从疫情于 12 月下旬暴发以来,绝大多数病例都集中在武汉。但随着疫情迅速扩大,在世界各地的社区里,这种病毒是多么易于传播,又是多么难以遏制。许多被感染的人甚至从来没有去过武汉。在天津,当全市三分之一的病例被追溯到同一家百货大楼后,当局下令隔离一万余人。周二,在香港,数十名居民被连夜从他们住的公寓楼撤离,因为发现两个相隔 10 层楼的人感染了冠状病毒。官员们说,罪魁祸首可能是一段未经密封的排气管。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Tedros Adhanom Ghebreyesus)周二在日内瓦的一个论坛上说,尽管这种新的冠状病毒在中国最为严重,但也“对世界其他地方构成了非常严重的威胁”。
2014 年,免疫学研究员 James P. Allison 因其发展的癌症治疗新方法而获得 Louisa Gross Horwitz 奖,他的方法不是尝试用燃烧、中毒或手术方法移除恶性细胞,而是动员患者的免疫系统去攻击癌细胞。FDA 在三年前批准他开发的抗体 ipilimumab 治疗晚期转移性黑色素瘤,这是最致命的癌症之一。Allison 的药物不是第一种免疫疗法也不是免疫疗法的唯一形式,数十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在研制抗癌疫苗。Allison 的免疫检查点疗法(immune checkpoint therapy)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使用抗体释放免疫系统杀死癌细胞的潜力。这种方法是 Allison 免疫研究生涯的最高点。在 1980 年代初,他发现了一种受体能让免疫系统 T 细胞识别感染或异常细胞的抗原。10 年后,他显示 T 细胞需要来自共刺激分子的信号去发动攻击。他和同事发现了名叫 CTLA-4 的分子充当了 T 细胞的检查点或内置制动器,他们可以使用抗体—— ipilimumab——去抑制 CTLA-4 移除制动器,释放 T 细胞去攻击癌细胞。
吉利德公司的实验性药物瑞德西韦正在武汉进行三期临床试验,试验负责人、中日友好医院教授曹彬表示,“科学需要时间。随机双盲临床研究,不揭盲谁敢说疗效呢?”此前有消息称首批临床效果显著。吉利德公司称,瑞德西韦正用于两项临床试验,以确定治疗新冠状病毒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一项研究评估瑞德西韦用于确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且已住院但未表现出显著临床症状(如需要额外吸氧)的患者的治疗效果,另一项研究则评估瑞德西韦用于出现较严重临床症状(如需要吸氧)的确诊病患的疗效。该公司表示,考虑到当前情况的紧迫性,它正在采取多种措施加快生产进度,增加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