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样本数太少 没有参考意义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9月22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梵蒂冈的 Flathub 软件包人均安装量最高
- 杞人忧天 (1 points, 一般) by cnma_001 在 2025年08月15日12时04分 星期五 评论到 你一生中被小行星砸到的概率
- 垃圾Paypal... (1 points, 一般) by devfsdvyui 在 2025年07月17日20时13分 星期四 评论到 Valve 在支付公司压力下移除部分成人游戏
- 建议下次不要用动漫这种容易误解的词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550041775 在 2025年07月09日15时2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Netflix 称其全球订户有五成看动漫
- 所以应该吃生肉吗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7月09日13时2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研究称加工肉没有食用的安全量
- 居然只有95%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30日13时0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日本争议夫妇别姓法案
- 搞反了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6月25日18时4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智能手机是人类的寄生物
- 中心思想归纳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5年05月15日10时37分 星期四 评论到 研究发现要求 AI 聊天机器人给出简洁答案会显著增加幻觉可能性
- 希望能比印度猴子写得好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5月06日13时21分 星期二 评论到 微软 CEO 声称该公司三成新代码是用 AI 写的
- 如果这么干的话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5年04月28日13时1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苹果计划将印度制造的 iPhone 出口到美国以避开关税
婴儿的哭泣声会触发男女快速的情绪反应,以至于身体都变热了。研究人员使用热成像发现,播放婴儿哭泣的录音时,血会涌上人的脸部,皮肤温度随之升高。当婴儿发出更痛苦的声音时,这种效应会更强烈也更加同步。研究表明,人类会对婴儿哭声中的特定特征自动做出反应,在婴儿感到疼痛时会增强。为了增加婴儿获得照顾的几率,演化让人类无法忽视婴儿的哭声。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的研究,男女对婴儿哭声的反应基本相同。而婴儿最痛苦的哭声则会引发成年人面部温度最大的变化。
全球变暖可能会影响以含糖饮料和冷冻甜品形式增加的添加糖摄入量,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中。在12℃~30℃ 的范围内每升高 1℃,每人每天的添加糖摄入就会增加 0.70 克。研究结果提示应缓解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与过量摄入添加糖有关的潜在健康风险。气温波动会影响人们的饮食选择。更热的天气会增加身体对补水的需求,通常导致人们更喜欢食用冰镇或加糖的产品。这种情况在习惯摄入更多高糖含量食物和饮料的地区尤其常见。过量摄入添加糖与肥胖、代谢疾病等其他健康风险有关。然而,气候变化如何影响饮食习惯,以及潜在的健康后果,一直不明确。为了评估天气状况如何影响添加糖摄入,卡迪夫大学的何盼和同事分析了 2004 年至 2019 年美国家庭的食品采购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与该地区的气象学数据进行比较,气象学数据包括气温、风速、降水和湿度。他们发现,添加糖摄入与 12-30°C 范围内的温度正相关。主要驱动因素为含糖饮料(如汽水和果汁)和冷冻甜品(如冰淇淋和意式冰淇淋)的摄入量更大。这种影响在收入或教育程度较低家庭中更显著。作者还预计,到 2095 年(或相当于比工业化前水平升高 5°C)全国每天的添加糖摄入可能会增加 2.99 克,而特定人群——包括女性、低收入和低教育程度群体——的风险会更高。
科学家几十年以来一直认为地球最丰富的浮游植物原绿球藻(Prochloroccoccus)会受益于暖化的全球环境,然而根据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海洋暖化会危及原绿球藻的生存,作为全球食物网的关键物种,它的数量如果减少将会产生巨大影响。原绿球藻非常小(0.6 微米),属于光合超微型浮游植物,是地球最丰富的光合生物,是海洋主要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产生了地球约五分之一的氧气。它们将阳光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海洋生态系统底层的食物,热带海洋近半数食物是由原绿球藻产生的,有数以百计的物种依赖于原绿球藻。根据最新研究,如果地表水温超过约 27.8 摄氏度,未来 75 年热带海洋中的原绿球藻种群数量可能会减少一半。
科学家动用 25 万台计算机开展的一项模拟研究发现,早期宇宙磁场强度可能仅为小型冰箱磁铁的数十亿分之一,大致相当于人脑神经元所产生的磁场强度,观测数据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尽管早期宇宙磁场极其微弱,但其痕迹至今仍弥漫于宇宙网中,并可通过现有技术进行测量。宇宙网是可观测宇宙中最大尺度的结构,是由星系、星系团等构成的丝状网络,横跨数百亿光年。宇宙网本身仍存在诸多未解之谜,例如,为何不仅在星系密集区域,就连星系稀疏的遥远区域也存在磁化现象?研究团队提出一种假设:这可能是由宇宙诞生初期某些物理过程所导致。为验证这一设想,研究团队借助大规模计算机模拟,将原始磁场的影响纳入模型,并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比对。比对结果显示,当模型中包含强度约为 0.2 纳高斯的原始磁场时,模拟的宇宙网结构与实际观测更为吻合。
一项涵盖 5600 万人的分析显示,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会增加患某一特定类型痴呆症的风险。该类型即路易体痴呆,是继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后发病率第三高的痴呆类型。研究指出,长期暴露于 PM2.5 与路易体痴呆患者或帕金森病患者罹患痴呆症之间存在明确关联。路易体痴呆是一个统称,涵盖两种不同类型的痴呆症,即伴痴呆的帕金森病和路易体痴呆。在这两种情况下,痴呆的发病均与α-突触核蛋白(αSyn)在大脑神经细胞内聚集成团——又称路易体有关。这些蛋白团会导致神经细胞功能丧失并最终死亡。为探究空气污染暴露影响痴呆风险的原因,研究团队开展了小鼠实验。研究人员通过鼻腔让小鼠暴露于PM2.5环境,随后对小鼠进行与痴呆症状相关的行为测试。在暴露于PM2.5环境10个月后,小鼠在用于评估空间记忆的迷宫探索测试、用于评估新物体识别能力的测试中,均表现出行为障碍。同时,研究团队还观察到,10个月时小鼠大脑中α-突触核蛋白的聚集量显著增加。暴露于PM2.5环境10个月还导致小鼠内侧颞叶萎缩,这一脑区负责记忆的形成与提取。相比之下,缺乏α-突触核蛋白的基因改造小鼠,其大脑未出现上述变化。这一结果表明,α-突触核蛋白是神经退行性病变发生的必要条件。
今年 2 月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后出院的美国男子 Tim Andrew s已经存活超 6 个月。研究人员表示,这是活体猪器官在人体内存活时间最长的一次,是异种移植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案例。此前,存活时间最长的接受基因编辑猪肾移植的患者是 53 岁的美国女性 Towana Looney,然而在坚持了 4 个月零 9 天后,由于出现了排斥反应,她不得不摘除了移植器官。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移植外科医生 Wayne Hawthorne 说,存活超 6 个月是了不起的壮举,因为术后前 6 个月是风险最高的时期,其间如果免疫系统攻击移植器官,患者可能出现贫血、移植排斥反应等并发症。而存活时间达到 12 个月将是另一个里程碑。
本月晚些时候举行的联合国大会将讨论从饮食中消除反式脂肪酸(trans fats)的提案。反式脂肪主要由工业生产,会阻塞动脉,增加心脏病或死亡的风险。除了工业生产,反式脂肪还存在于牛奶以及其它乳制品等天然产品中。因此公共卫生研究人员希望各国致力于消除的是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围绕反式脂肪的争论引发了更广泛的超加工食品争论。工业生产的反式脂肪是超加工食品的常见成分,超加工食品是使用工业原料和含添加剂食品提取物制成的食品的统称,常富含盐、糖和饱和脂肪,被认为与肥胖和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但超加工食品缺乏明确清晰的定义,食品的加工过程本身并非问题所在,加工方式如除菌、冷藏或冷冻以延长保质期等是有益的,需要避免因使用模糊术语带来的意外影响。
一项调查发现,一个由乌克兰公司组成的网络生产了逾 1500 篇论文,该网络可能是欧洲最大的论文工厂。柏林自由大学科研诚信侦探兼社会科学家 Anna Abalkina 在 2022 年发现了该论文工厂,她注意到有些论文作者的电邮地址域名与其学术机构的地理位置不匹配。她选择了这些域名中的一个最常用的,称呼该论文工厂为 Tanu.pro。Abalkina 与 Springer Nature 集团的 Svetlana Kleiner 合作跟踪了这些可疑域名,相关域名出现在 2017-2025 年之间发表的 1517篇论文的署名作者电邮中,涉及 46 个国家的 460 所大学的 4500 多名研究人员。大多数作者来自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和俄罗斯。
大质量黑洞通常被视为星系的“心脏”,位于星系中心。但越来越多的观测表明,部分黑洞会偏离核心,在星系盘或外侧边缘地带“游离”。矮星系质量小、演化历史相对简单,其保存了早期黑洞成长的线索。理论预测表明,星系合并后的引力波反冲或多体相互作用,使黑洞在浅引力势阱的矮星系里,易被踢出中心,成为在星系外围游荡的黑洞。上海天文台的团队在距离地球约 2.3 亿光年(红移 z≈0.017)的矮星系 MaNGA 12772-12704里,发现了一个黑洞,它没有待在星系核心,而是偏离中心近 1 千秒差距(约 3 千光年),并喷射出射电喷流。研究团队估计其约为 30 万倍太阳质量,属于中等质量黑洞范畴。
森林是一个复杂、动态的生态系统,而树的内部也是如此。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了一项树干微生物组研究,发现树的木质组织除了树细胞外,还包含庞大的细菌群落和单细胞生物古细菌(archaea)。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从美国东北部采集了 16 个树种的 150 多棵树的木芯样本,通过提取 DNA 去估算树干中的微生物数量。研究发现,树木的微生物组因物种而异。以生产枫糖浆而闻名的糖枫树含有更多的食糖细菌,用于制作葡萄酒桶的橡树含有一组已知有助于发酵的微生物。这些例子表明,树木微生物以某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树木微生物组也能表现出趋同演化,亲缘关系密切的树种可能拥有相似的微生物群落。
根据发表在《Neur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人工甜味剂如阿斯巴甜、糖精和糖醇可能会加速中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相当于额外衰老 1.6 年。研究人员建议消费者改用天然甜味剂如塔格糖(tagatose),或蜂蜜、枫糖浆等替代品。研究人员调查了 7 种人工甜味剂对平均年龄 52 岁的 12,772 名巴西公务员的健康影响,平均随访时间 八年。参与者完成了详细记录过去一年食物和饮料摄入量的问卷,接受了认知能力测试如语言流畅性和词汇回忆。结果显示,人工甜味剂摄入最多的人的思维和记忆能力下降速度比摄入最少的人快 62%。研究人员表示,这相当于衰老了约 1.6 年。这种趋势仅在 60 岁以下的参与者中观察到。研究人员认为需要鼓励中年人减少使用人工甜味剂。
巴西科学家研究显示,自 1985 年以来亚马孙雨林旱季降雨减少的近75%可归因于森林砍伐。研究该表明,砍伐与全球排放上升造成了亚马孙雨林的转变。亚马孙雨林是地球上最大的热带森林,对维持区域和全球气候稳定发挥关键作用。近几十年来,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全球气温上升与森林砍伐的叠加效应,已被证实改变了亚马孙等自然环境的水循环、碳循环和能量循环。巴西圣保罗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 1985-2020 年覆盖亚马孙雨林约 260 万平方公里的卫星数据,量化了森林砍伐和全球气候变化对该地区气候的影响。分析表明,森林砍伐导致每个旱季的雨量减少 15.8 毫米,约占总雨量减少量的 74%。森林砍伐还导致了地表最高气温上升 2℃ 中的 16.5%,其余则归因于全球气候变化。研究人员还预测了亚马孙雨林到 2035 年将升温 2.64℃,每个旱季降雨减少 28.3 毫米。
微塑料是微小的塑料碎片——很多小到肉眼无法不见——存在于空气、土壤和水中。测量其在自然界中的丰度可以指导清理资源,但是目前的检测方法速度慢、成本高或技术要求高。研究人员报告开发出一种活体传感器,这种传感器可以附着在塑料上并发出绿色荧光。在对真实世界水样进行的初步检测中,生物传感器可以轻松检测出环境中存在的微塑料水平。研究人员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设计了一种活体微塑料传感器。这种细菌在环境中较为常见,可以在塑料材料上自然形成生物膜,但有些菌株是机会性人类病原体。该研究团队希望能对这种细菌进行稍微改造,以设计出一种能轻松检测出水样中微塑料的活体传感器。研究人员在一种实验室培养的无感染性铜绿假单胞菌菌株中添加了两个基因,以将其设计成传感器。其中一个基因生成的蛋白质会在细菌细胞接触塑料时激活,促使另一个基因生成绿色荧光蛋白质。
根据发表在《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太阳耀斑中的粒子温度可能比以往认知的高出 6.5 倍。太阳耀斑是太阳外层大气中突然释放巨大能量的事件,能将局部区域加热至超过 1,000 万度。这些剧烈事件会大幅增加到达地球的 X 射线与辐射,对太空仪器与太空人造成威胁,并影响地球高层大气。新研究认为,太阳耀斑中的离子温度可以高达 6,000 万度以上。研究人员称,名为磁重联(magnetic reconnection)的过程会将离子加热得比电子强 6.5 倍。这一发现可能解开了一个困扰天体物理学近半世纪的谜团。自 1970 年代以来,科学家一直困惑为何耀斑光谱线(极紫外与X光特定波段)比理论预期的更宽。这项新研究提出:耀斑光谱线的异常宽度,可能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离子高温效应。
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期刊上发表论文,利用最新数据证明电动汽车的温室气体排放低于燃油汽车。研究人员还开发了一个计算器,可用于比较不同类型的汽车以及动力系统在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差异。根据他们的计算,平均而言,续航里程为 300 英里的纯电动汽车排放量比续航里程为 50 英里的插电混动低 31-36%,比混动低 63-65%,比内燃机汽车低 71-73%。研究人员没有考虑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在汽车寿命期间的替换情况,理由是当前电动汽车的锂离子电池的寿命超过了整车使用寿命。锂离子电池的降级速率平均是 1.8%,这意味着电动汽车电池可使用 20 年或更长。
根据天文学研究,水世界被认为是太阳系中最常见的行星类型之一。水世界并非指像地球一样拥有海洋,而是指质量主要由水冰组成的行星。但一项新研究认为,烟灰行星(Soot Planet)可能比水世界更常见。在天文学中,烟灰是指耐高温有机碳,一种含有碳、氢、氧与氮的有机碳化合物,常用缩写 CHON 表示。在太阳系中,烟灰其实相当普遍,一些估计甚至认为它占据了彗星总质量的 40%。这类行星的特异化学成分对其适居性有着重要的意涵。它们可能拥有钻石核心,导致更难产生强大的磁场来保护生命免受宇宙射线伤害。另一方面,它们也可能富含甲烷与其他挥发性有机物,这些物质被认为是生命起源前化学反应的重要前提。
1960 年在希腊北部 Petralona 洞穴发现的神秘人族头骨鉴定至少有 28.6 万年历史。这块头骨是由一名当地村民发现的,它既不像尼安德特人,也不像现代人类。几十年来,所有鉴定和精确测年的尝试都未能成功,它的年龄推测范围从 17 万年到 70 万年前不等。法国古生物学家采用了铀系测年法,这种方法可测量铀同位素衰变为钍的速率。由于铀是由环境不断供应的,因此该方法在露天土壤沉积物中不太可靠。但洞穴是一个封闭的系统:随着水渗透岩石和蒸发,会留下含铀但不含钍的方解石沉积物。方解石层中的铀会随着时间衰变为钍,可用于计算初始形成时间。研究结果表明,覆盖头骨的方解石层至少在 28.6 万年前形成,误差为 9000 年。
根据发表在《Journal of Molecular and Cellular Card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加州戴维斯的研究人员解释了压力影响心脏背后的分子机制。通过动物实验,研究团队发现,仅 10 天的急性压力就足以引发炎症,导致心脏功能出现细微改变。他们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一种名为 NLRP3 炎性小体的多蛋白复合体被激活,该复合体是炎症反应中的关键“放大器”。压力通过一系列细胞应激与信号通路激活这些复合体。这是科学家首次证实,环境压力可直接触发心脏细胞内的这一过程:释放出有害分子,进而促使心脏病发生。对于保护心脏而言,改变生活方式、减轻压力固然是最佳选择,但这对生活在高污染、高噪音或高社会压力环境中的人并不容易实现。
根据发表在《Brain Research Bulletin》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日本科学家报告称长时间闻香水能增加大脑灰质。日本京都大学和筑波大学的研究人员让实验组的 28 名女性抹玫瑰香油一个月,对照组的 22 名女性抹自来水。核磁共振成像(MRI) 扫描显示,抹玫瑰香油的实验组成员大脑灰质略有增加。脑灰质的增加并不一定意味着思维能力得到了增强,但这项发现可能对痴呆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有重要意义。虽然不知道灰质增加的确切原因,研究人员猜测玫瑰香味会被大脑识别为令人不快的气味,负责调节情绪的后扣带回皮质(posterior cingulate cortex)会努力工作使体积增大。研究人员希望该发现能有助于研发能促进心理健康和大脑可塑性的芳香疗法。
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1939 年以后出生的几代人平均寿命不太可能达到 100 岁。从 1900 年到 1938 年,每一代人的预期寿命都增加了约五个半月。1900 年高收入国家居民的预期寿命平均为 62 岁,38 年后出生在类似条件下的人的预期寿命增至 80 岁。对 1939-2000 年出生的人而言,预期寿命增长速度放缓至每代约两个半月到三个半月,而 1980 年出生的人平均寿命无法达到 100 岁。除非有重大突破能显著延长人类寿命,预期寿命增长速度将会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