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4日 13时32分 星期五
来自开普勒62号5:病毒
根据对中生代哺乳动物毛皮颜色的定量重建,在 1.5 亿年前与恐龙共存的早期哺乳动物很可能披覆着深色及暗灰褐色的皮毛,暗示它们具有在夜间隐秘活动的特性。这些发现源自对黑素体化石的比较分析;它们为早期哺乳动物的生态和演化史提供了线索。动物的皮毛颜色在诸多行为生态(从交流到伪装)中都有重要功能。然而由于已灭绝哺乳动物色泽数据的匮乏,人们对哺乳动物皮毛色彩的演化史仍知之甚少。研究人员发现,这些早期哺乳动物的皮毛主要呈均一的深色,没有任何像众多现代哺乳动物所具有的斑、纹图案。这表明,尽管早期哺乳动物在系统发生和生态演化上存在分歧,但它们的黑色素色彩体系基本未变。这项发现对先前提出的假设提供了支持:早期哺乳动物主要也是夜行动物,它们为了隐秘伪装而具有深暗色的皮毛。此外,它们皮毛中高含量的黑色素可能有利于体温调节并提供具保护作用的机械强度。在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之后,为进入先前由恐龙占据的生态位,哺乳动物迅速出现多样性演化,导致它们出现更为多样的黑素体结构和新的更适合于形形色色环境的皮毛色彩。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3日 22时40分 星期四
来自龙岛
染色体末端的端粒与衰老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起着保护 DNA 的作用。每一次细胞分裂,端粒都会缩短。因此随着年龄的增长,端粒会变短。慢性压力、久坐生活方式和睡眠不足等因素会让端粒更快地缩短。最终端粒变得如此短,以至于无法提供保护,细胞失去了正常的功能。现在,科学家报告马达加斯加的胖尾侏儒狐猴会在冬眠时延长端粒。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在冬眠前、冬眠期间和冬眠后跟踪了杜克狐猴中心的 15 只侏儒狐猴,通过采集脸颊拭子来跟踪它们的端粒随时间的变化。为了帮助它们冬眠,研究人员将温度从77华氏度逐渐降低到50多华氏度,以模拟狐猴原生栖息地的冬季条件,并为它们提供人工洞穴,让它们可以蜷缩起来度过寒冷。一组动物在清醒和活动时会被提供食物。另一组则在整个冬眠季节不吃、不喝、不活动,靠尾巴中储存的脂肪生存,就像它们在野外一样。基因测序显示,在冬眠期间,狐猴的端粒并没有缩短——它们实际上变长了。它们离开冬眠两周后端粒会恢复到冬眠前的长度。研究人员推测这种变长可能是为了抵消在周期性的重新升温阶段可能发生的细胞损伤。它的寿命可以达到同体型灵长类动物的两倍,能活到近 30 岁。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3日 22时19分 星期四
来自理智与情感与海妖
西班牙科学家在一项研究中报告了欧洲西部发现的已知最古老的人族面部骨骼,距今约有 140 万至 110 万年历史。科学界普遍认为,人族至少在 180 万年前最初在亚欧大陆定居。但欧洲西部的早期人族聚居证据很有限,仅限于伊比利亚半岛上一些极为零散的化石样本,这些化石几乎没有提供任何这些人族的外貌和分类线索。西班牙一处遗址的化石可追溯至大约 85 万年前,经鉴定属于先驱人,这一早期人族物种有着与现代人类相似的细长面中部。2007 年,在西班牙北部的 Sima del Elefante 遗址发现了一个 120 万至 110 万年历史的人族下颌骨(命名为 ATE9-1),但无法确定其是否属于先驱人。2022 年西班牙加泰罗尼亚人类古生态学和社会演化研究所的 Rosa Huguet 和同事在 Sima del Elefante 遗址发现了一个人族部分面中部骨骼的化石。这些碎片(统称为ATE7-1)包括了一个成年个体左脸的上颌骨和颧骨的大部分。研究者利用实物证据和 3D 成像技术重建了这些碎片,估计其年龄在 140 万至 110 万年之间。研究者观察到,这些人族骨骼碎片没有出现先驱人化石中的“现代“面中部特征。另外,尽管这些残骸与直立人有一些相似之处,但无法确认它们属于这一类群。因此,他们暂时将这些化石归于直立人近缘种,表明其与直立人的亲缘关系,但还需要进一步证明。这一发现可能意味着在早更新世,欧洲西部曾生活着至少两个人族物种:直立人近缘种和后来的先驱人。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3日 15时53分 星期四
来自飞向火星
加拿大 D-Wave 公司的研究人员在《科学》上发表研究报告称,量子退火处理器在解决现实世界的量子自旋动力学科学模拟方面的表现要优于传统的超级计算机;其所取得的结果远超传统计算方法所能得到结果,因为要获取传统计算方法所需的匹配时间和能量是不可能的。这些结果挑战了传统计算方法,因为过去对方法改进的结果曾令量子优势的主张受到削弱。直到最近几年,量子计算机才开始兑现其宏伟的愿景;具有多种架构的量子处理单元(即 QPUs,如光子、中性原子和超导系统等)在解决复杂问题方面开始超越功能最强大的超级计算机。然而,尽管人们目前普遍认为,如今的 QPU 技术在执行某些任务(如随机数生成)时的表现优于传统计算,但硬件缺陷则会令量子处理器在实际科学应用中相对于传统计算的优势受到限制,因此很难展示量子计算机具有明显优势的案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3日 15时33分 星期四
来自血之遗产
章鱼以同类相食著称,雌性会在交配之后吃掉体型较小的雄性。根据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蓝纹章鱼(Hapalochlaena fasciata)交配时雄性总能完成精子转移并安然无恙地离开——这要归功于河豚毒素。蓝环章鱼毒液中的河豚毒素是一种极其强大的麻痹剂,咬一口就能杀死一个人。但对于章鱼来说,这只是一种镇静剂——雄性会用它来制服体型大得多的伴侣。研究小组多次观察到雄性章鱼咬住雌性章鱼的主动脉,导致雌性章鱼变白,呼吸减缓。如果研究人员随后用光照雌性章鱼的眼睛,她的瞳孔不会收缩,这表明她被麻痹剂麻痹了。大约1小时后,毒素的效力减弱,雌性章鱼将雄性推开。目前尚不清楚为什么雄性章鱼如此不愿意成为晚餐,因为它们交配后的生活时间非常短暂。在其他性食同类现象普遍的物种中,雄性更愿意接受自己的命运。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2日 23时16分 星期三
来自墨水心
僧侣坐在书桌前抄写手稿是一种典型的中世纪画面,但修女抄写员呢?根据近期的估计,西方拉丁世界(Latin West)在公元 400-1500 年间抄写了逾千万份手稿,其中约 75 万份保存完好。挪威卑尔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尝试量化了修女对手稿抄写的贡献。研究分析是基于手稿上的题跋,抄写员会在手稿上留下个人名字、委托人名字、地点和日期等信息,有时还会留下个人感悟。分析显示 1.1% 的手稿是修女抄写的。根据这一比例,西方拉丁世界的手稿有至少 11 万份是女性抄写的,而目前保留的手稿有大约 8000 份是女性抄写的。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2日 16时47分 星期三
来自月池
西安交大的研究人员在 GeroScience 上发表论文,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的数据,依据临床特征估算了 156,690 人的生物年龄。他们将生物年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值定义为表型年龄加速(Phenotypic Age Acceleration,PhenoAgeAccel),以此衡量生物衰老的加速情况。结果显示,空气污染与生物衰老正相关,而绿地与生物衰老负相关。

Idle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1日 22时35分 星期二
来自珀涅罗珀记
根据发表在 Evolutionary Behavioral Science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霸凌者通常会比非霸凌者拥有更多的孩子。加拿大 Brock 大学的研究人员调查了青少年霸凌者及其在成年后子女数量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青少年霸凌者约会更多,性行为也更多,他们通过公开声明其地位并确立其社会地位去吸引潜在伴侣。研究人员发现,除了生育更多孩子外,霸凌者也更有可能在 23 或 24 岁时生育孩子。研究人员说,研究结果支持了一种观点,即青少年霸凌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种演化适应,可能有助于个人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1日 21时45分 星期二
来自侦图机
根据发表在 PNAS 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微塑料污染正通过破坏植物光合作用能力而大幅减少食物供应。由于微塑料无处不在,分析估计 4%-14% 小麦、大米和玉米作物正蒙受损失。随着更多微塑料进入环境,科学家认为情况可能会变得更糟。2022 年全世界有 7 亿人挨饿,微塑料污染可能会在未来二十年让挨饿人数再增加 4 亿。最新研究综合了 157 项研究中逾 3000 项 微塑料对植物影响的观察结果。早先的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能以多种方式伤害植物:阻挡阳光照射到叶子上,破坏植物依赖的土壤。微塑料被植物吸收后会阻塞营养和水通道,诱导出伤害细胞的不稳定分子,释放出有毒化合物,降低光合色素叶绿素的含量。研究人员估计,微塑料使陆地植物的光合作用降低约 12%,海藻光合作用降低约 7%,而海藻是海洋食物网的基础。研究估计亚洲农作物损失最为严重,小麦、大米和玉米的年减产量在 5400 万到 1.77 亿吨之间,占全球损失的一半。欧洲的小麦和美国的玉米也会受到严重冲击。海洋中的微塑料会覆盖藻类,鱼类和海鲜的年损失在 100 万至 2400 万吨之间,这些蛋白质足以养活数千万人。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0日 15时16分 星期一
来自苏珊娜之歌
超加工食品(UPFs)被定义为含有五种或更多成分的工业配方,通常包括添加剂、糖、油、脂肪、盐和防腐剂。这些食品往往缺乏对消化和菌群健康至关重要的膳食纤维。在超加工食品的生产过程中,会采用多种工业工艺以确保其保质期延长,并提升其口感、质地和便利性。例如美拉德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技术,它可以改善食品的色泽、风味和质地,但其产物可能具有促氧化和致癌作用。最新研究表明,超加工食品会破坏肠道菌群的平衡,通过促进炎症环境、降低微生物多样性以及增加肠道通透性,从而引发炎症和菌群失调。NIH 去年资助的一项研究发现,超加工食品与心血管疾病存在关联,超加工食品摄入量最高的参与者心血管疾病风险高 17%,冠心病风险高 23%,中风风险高 9%。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10日 14时32分 星期一
来自挽救计划
具有社交性的大型哺乳动物以前被记录到会互相帮助。黑猩猩会照顾受伤的同伴,海豚会将陷入困境的同伴推到水面上帮助它们呼吸,大象会照顾生病的亲友。现在研究人员在《科学》期刊上报告了小鼠的急救行为。在重复性实验中,一只小鼠接触了另一只被麻醉的小鼠,它察觉到了对方的痛苦,尝试实施了急救,清理了对方的呼吸道,使其清醒过来。小鼠以前从未接触过昏迷的同伴,因此这种行为被认为是一种本能。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9日 21时33分 星期日
来自神秘博士:噬悲者
根据发表在《科学》期刊上的一项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 Powell Center Status of Butterflies of the United States Working Group 报告,美国的蝴蝶数量从 2000 年到 2020 年减少了 22%。研究人员称,美国每个地区和几乎所有蝴蝶物种的数量都在下降。在研究的 342 种蝴蝶中,近三分之一数量下降一半以上,22 种下降了九成以上,只有 9 种数量有所增加。其中广泛分布于美国西部的 West Coast lady 数量下降了八成。导致蝴蝶数量下降的可能因素包括:栖息地丧失、杀虫剂、气温升高和地面干燥。其中杀虫剂被认为是最主要因素。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7日 22时37分 星期五
来自月缘
研究人员认为“周末效应(weekend effect)”也适用于周末前做的手术:周末前做手术有着更高的死亡和并发症风险。周末效应是指周末医院因为人手不足,患者受到的护理可能较差。在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分析了 2007-2019 年期间加拿大安大略省接受手术的近 43 万名患者的数据。结果显示,与周末后进行的手术相比,周末前接受手术的患者在 30 天(增加 9%)、90 天(10%)和一年(12%)内的死亡风险更高,并发症也有类似的统计。研究人员解释说,相比周一,更多经验少的初级外科医生在周五做手术;而周末工作的医生也更少有机会咨询资深同事和专家。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6日 19时02分 星期四
来自人性分解
意大利科学家将光转化为超固体。研究报告发表在《自然》期刊上。超固体同时具有零粘度和类似于盐晶体中原子排列的晶体状结构。这些奇特材料在量子领域之外没有对应的物质。正因为如此,它们以前只能在原子冷却到极低温度的实验中产生,否则可以忽略不计的量子效应会占主导地位。但在这个实验中,研究人员用半导体砷化铝镓和激光取代了超冷原子。他们将激光照射到一小块带有窄脊图案的半导体上。光与材料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一种称为极化子的混合粒子。窄脊图案限制了这些“准粒子”的移动方式及它们所能具有的能量,从而使得极化子形成了超固体。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6日 18时00分 星期四
来自机械人生
一项对近 80,000 名丹麦男性进行的研究表明,精液质量与寿命相关。该研究对男性进行了长达 50 年的跟踪,发现那些总活动精子数超过 1.2 亿的男性,比总活动精子数在 0 到 500 万之间的男性预期寿命长两到三年。研究人员分析了 78,284 名男性的数据,这些男性在 1965 年至 2015 年间因报告的夫妻不孕问题在哥本哈根的公共精液分析实验室接受了精液质量检测。这意味着这些男性的精液质量从非常好到无精子不等。研究人员利用丹麦的国家登记数据,查看有多少人死于任何原因。在这段时间里,共有 8,600 人死亡,占该组男性的 11%。计算显示,总活动精子数超过 1.2 亿的男性比总活动精子数在 0 到 500 万之间的男性寿命长 2.7 年。精液质量越低,预期寿命越短。研究人员认为,较差的精液质量可能是其他影响生育能力和整体健康的潜在因素的指标。

生物技术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5日 17时48分 星期三
来自繁星若尘
科学家创造出具有已灭绝猛犸象毛绒特征的转基因毛绒鼠。科学家表示这一成就朝着复活猛犸象等灭绝动物的目标迈进了一大步。Colossal Biosciences 公司正试图复活猛犸象、渡渡鸟等已灭绝动物,该公司的科学家在一篇预印本论文中表示,他们将转基因胚胎植入雌鼠体内,雌鼠于 10 月产下了第一只毛绒幼鼠。研究人员首先对比了猛犸象、非洲象和亚洲象的基因序列,寻找出于绒毛相关的基因,然后在小鼠身上找到相同的基因,利用基因工程技术进行一系列修改以实现毛绒皮肤的特征,从结果来看实验可能成功了。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5日 16时58分 星期三
来自人性分解
科学家的建模显示,水可能最早形成于宇宙大爆炸后的1亿至2亿年间。这意味着,水在宇宙中的形成时间早于此前估计,而且可能是第一代星系的关键成分。英国朴次茅斯大学研究人员利用两个超新星的计算机模型——一个模拟了 13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另一个模拟了 200 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来分析这些爆炸的产物。研究人员发现,由于达到了极高的温度和密度,第一个和第二个模拟中分别产生了 0.051 倍和 55 倍太阳质量的氧。研究人员表示,这种气体氧发生冷却并与超新星在周围留下的氢混合,伴随着这一过程,水在遗留的致密物质团块中形成了。这些团块可能是第二代恒星和行星的形成位置。在第一个模拟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超新星事件后的 3000 万年到 9000 万年,水的质量达到了大约 1 个太阳质量的 1 亿到 100 万分之一。在第二个模拟中,水的质量在 300 万年后达到了约 0.001 个太阳质量。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4日 21时39分 星期二
来自龙岛
低热量甜品到零糖饮料,人工甜味剂一直是满足人们嗜甜欲望的选择。而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团队近期发表在《细胞代谢》杂志上的新研究揭示,最常用的糖替代品之一——阿斯巴甜可能对血管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其会导致动物体内胰岛素水平上升,从而引发动脉粥样硬化,增加炎症反应,并随时间推移提高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团队给小鼠连续12周喂食含有0.15%阿斯巴甜的食物,这相当于人类每天饮用约3罐无糖汽水的量。结果显示,相较于未摄入含甜味剂食物的小鼠,这些小鼠动脉中的脂肪斑块更大、更多,同时炎症程度也更高,这些都是心血管健康的负面标志。血液分析表明,阿斯巴甜进入小鼠体内后导致胰岛素水平激增。这是因为身体各处存在的感知甜味的受体在遇到阿斯巴甜时会引导释放更多的胰岛素,而阿斯巴甜比普通糖甜200倍,更能促使这种过度反应。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3日 20时06分 星期一
来自绿光
日本研究人员对小鼠的实验发现,芹菜、西兰花等植物中的天然成分木犀草素(Luteolin)能抑制黑发变白。最新研究为防止白发提供了一种新选择。但木犀草素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还需要通过人体实验获得确认。木犀草素通过抗氧化和抗衰老机制促进皮肤健康的能力已为人所知,抑制黑发变白的有效性则是首次获得科学验证。研究团队在实验中使用了黑毛发的小鼠,在 16 周内将木犀草素抹在小鼠背部皮肤上。结果显示,使用木犀草素的小鼠毛发变白的可能性低于未使用木犀草素的小鼠。口服木犀草素也产生了类似的结果。木犀草素被发现减少了内皮素(endothelin)和内皮素受体B,改善了黑素干细胞功能。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5年03月03日 17时02分 星期一
来自假如我有完美妈妈
由于头部红白特色花纹与吉卜力工作室动画电影《幽灵公主》女主角“San”的脸颊相似,中国研究团队将方头鱼新物种的学名定为“Branchiostegus sanae”(中文名:幽灵方头鱼),加进了“San”的拉丁文“sanae”。团队成员黄皓晨就命名理由介绍称,《幽灵公主》讲述的是自然与人类微妙的平衡,对其深刻的生态学理念产生了共鸣,此外也考虑到该电影在东亚广受欢迎。该方头鱼采集自南海水下150米至300米处,体长约三四十厘米。眼睛与上颚之间呈红白带状花纹。中国的渔民将其视为食用鱼。团队 2021 年在网上鱼市发现该物种,经基因检测证实为新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