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6日 22时06分 星期五
来自棕榈上的霜
一项针对美国学术界的广泛研究显示,团队规模越大,创新能力越弱,成员的职业前景也会受到限制。这项研究声称这对商业、军事和其他组织具有更广泛的影响。近期科学研究的趋势是组建越来越庞大的团队,共同发表越来越多的期刊论文。但研究发现,这样做的后果是,团队成员获得的研究经费越来越少,晋升速度越来越慢,获得终身职位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辞职的可能性越来越大。研究报告发表在《Nature Biotechnology》期刊上。论文作者之一的堪萨斯大学经济学教授 Donna Ginther 表示,更大规模的团队倾向于增量式,而较小的团队则更具创新性。她坚信学术论文的产出应追求质量而非数量。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6日 21时54分 星期五
来自图书馆员与追寻鹅妈妈
上海大学理学院物理系定量生命科学硕士生刘泽飞在导师陈永聪教授指导下,首次提出大脑中的神经髓鞘可以产生量子纠缠的光子对,这一发现可能为理解大脑神经活动的同步机制提供了新的线索。研究报告发表在《物理评论E》期刊上。大脑内不同脑区间神经同步是多种神经生物学活动的基础也与诸多脑疾病如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然而支持这种同步活动的物理机制仍不清楚。包裹在轴突外侧的脂肪分子层的髓鞘可以作为谐振腔限制神经元中产生的光子形成极化子从而增强神经电传导。除了为轴突提供能量,增强动作电位的传导,还在神经系统中充当绝缘体,这项研究提出了髓鞘可能具有的另一项功能——作为量子纠缠光子对的生成源。研究团队评估了双光子系统中量子纠缠的程度,并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有髓神经结构的实际数据,展示了在神经系统中生成量子纠缠的潜力。大脑中一旦产生纠缠光子,纠缠特性就会传递到神经元的其他部分,比如在神经冲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的离子通道蛋白。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5日 22时11分 星期四
来自第七元素
购买杀虫喷雾来对付蟑螂是浪费钱,因为蟑螂已对喷雾中的关键成分产生了抗药性。与人类共生的约 30 种蟑螂中,遍布全球的德国小蠊是最有可能大批出没于建筑物的一种。此前的研究表明,德国小蠊已经对常见的拟除虫菊酯杀虫剂产生了广泛的抗药性。佛罗里达大学的 Johnalyn Gordon 和同事发现,虽然家用杀虫喷雾对实验室培育、此前没接触过杀虫剂的德国小蠊依然有效,但它们对从实际环境中捕捉的蟑螂毫无效果。杀虫喷雾的设计初衷是被喷洒在各处,蟑螂经过这些被喷区域时就会死亡。但在该团队的测试中,实际环境捕捉的蟑螂暴露在被喷洒区域 20 分钟后,死亡率也仅有 20%。当蟑螂被强制留在被杀虫剂喷过的表面上时,大部分产品都需要花 8 到 24 小时才能杀死它们。此外先前的研究表明,蟑螂会努力避免在喷有拟除虫菊酯杀虫剂的区域停留,因此在现实中,它们不太可能长时间待在被喷过的地方。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5日 20时28分 星期四
来自凡尔纳地球三部曲
根据发表在《Nature Aging》上的一项研究,衰老不是渐进发生的,而是到了某个年龄之后会突然加速。研究人员跟踪了 108 名志愿者,他们的年龄在 25-75 岁之间,每隔几个月递交一次血液和粪便样本,以及皮肤、口腔和鼻拭子,持续时间从 1 年到 7 年不等。研究人员评估了 135,000 种分子(RNA、蛋白质和代谢物)和微生物(生活在志愿者肠道和皮肤上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绝大多数分子和微生物的丰度不是渐进的、按时间顺序发生转变。研究人员发现,重大的转变通常发生在 44 岁和 60 岁左右。44 岁的衰老高峰出乎意料,研究人员最初以为是女性围绝经期(perimenopausal)变化导致的,但发现 40 多岁的男性也产生了类似的变化。第一波变化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分子以及代谢咖啡因、酒精和脂质的能力有关。第二波变化与免疫调节、碳水化合物代谢和肾功能的分子有关。与皮肤和肌肉衰老有关的分子在两个时间点都发生了变化。44 岁的人突然加速衰老可能是因为这是人生中压力最大的时期。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5日 14时57分 星期四
来自星尘
水熊虫以在极端环境下生存的能力著称,是第一种已知可以在太空中生存的动物,但它们是如何演化出这种超能力的?研究人员针对嵌在同一个扁豆大小的白垩纪琥珀中的两块水熊化石进行了重新分析,揭示了这种微小生物的家谱。研究表明,1.8 亿年前,水熊已经进化出了超能力——能够进入不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假死状态。水熊之所以具有力,部分原因是它们可以长时间停止新陈代谢。这种被称为隐生的超能力可以使其忍受地狱般的环境。研究团队首次估计,水熊的超能力肯定是在 1.8 亿年前进化出来的,也可能早在 4.2 亿年前就已出现。这些能力可能帮助它们在几波生物大灭绝中幸存下来。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5日 12时56分 星期四
来自黑珍珠魔咒
科学家发现,野生鸟类如果生活在人类附近,就更有可能成为抗生素耐药细菌的携带者,这是对“超级细菌”在全球蔓延的最新警告。研究人员称,生活在城市的鸟类,如鸭子、乌鸦、海鸥和鹅,与来自偏远地区的鸟类同类相比,其耐药性相关的基因标记数量高达三倍。研究报告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研究小组检查了 8 个国家 30 种野生鸟类肠道采集的 700 个细菌样本——5 个欧洲国家,以及日本、美国和加拿大。他们分析了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株的多样性,一种生活在鸟类肠道中的引起腹泻的人畜共患细菌。相比农村地区的鸟类,城市地区的鸟类有更多与抗菌素耐药性相关的遗传标记和更广泛的细菌菌株。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4日 16时34分 星期三
来自电子脑叶
15 年前,加州旧金山分校生物物理学家 Leor Weinberger 提出了一个对抗 HIV 的大胆策略——给 HIV 感染患者注射一种经过改造的 HIV。他设想,这种被剥夺了几乎所有基因且不会引发疾病的HIV 变体,可能会击败并抑制自然状态下的 HIV。这种被称为“治疗性干扰颗粒”(TIP)的“去势”HIV,甚至具备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能力,有望降低全球艾滋病发病率。如今,这一设想得到了初步验证。Weinberger 和同事在《科学》发表论文称,他们向感染 HIV 的猴子体内注射了一次TIP,可以使其体内的病毒水平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降低至 1/10000。科学家计划在人体内测试这种“以毒攻毒”的方法。如果这种方法被证明对人体安全有效,则有可能应用于所有 HIV 感染者。Weinberger指出,许多感染者很难获得抗病毒药物,或者无法坚持每日服药,“因此我们有必要尝试一些新的方法”。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4日 14时39分 星期三
来自动物庄园的秘密
日本农业和食品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机构模拟了 2100 年的环境,比较了 5 个品种稻谷的生长情况。设想若与现在一样继续使用化石燃料,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那么预计气温会上升 4.5 度,二氧化碳浓度也会上升;若采取某种程度的措施,则气温会上升 1.4 度。结果显示,气温和二氧化碳浓度越高,5 个品种的稻谷从种下到出穗的时间越短。另一方面,每株稻穗重量平均减轻 35%,收成减少。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3日 22时49分 星期二
来自百万年神殿
天文学家多年来一直认为,银河系(Milky Way)将在几十亿年之后与它最近的邻居仙女座星系(Andromeda)合并,这一事件被称为 Milkomeda,银河系和仙女座将在数十亿年之后稳定下来形成一个椭圆星系。太阳和地球所在的旋臂将最终位于椭圆星系的遥远外围。根据发表在预印本平台 arxiv 上的一项最新模拟研究,银河系有几率不会与仙女座星系发生碰撞。研究人员利用了本星系群四大星系的运动及质量的最新和最佳估计值,发现如果模拟只包含银河系和仙女座,那么两大星系合并的几率低于五成;如果将本星系群第三大星系三角座星系(Triangulum)包含在内,那么合并几率增加到三分之二;如果将第四大星系大麦哲伦星云(Large Magellanic Cloud)包含在内,那么合并几率再次降至了五成。如果真的发生合并事件,我们也需要等待 80 亿年。研究人员表示银河系灭亡的说法夸大了。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3日 18时21分 星期二
来自千与千寻
根据发表在《Cell Report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上海交大的研究人员利用脑电波测量和神经成像技术展示西方古典音乐是如何对大脑产生积极影响的。他们的目标是找到更有效的方法,用音乐来激活那些没有反应的人的大脑,比如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人。这项研究的重点是 13 名患有难治性抑郁症的患者,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植入了电极,目的是进行深部脑刺激。这些植入物被放置在连接前脑两个区域的电路中——终纹床核(BNST)和伏核(NAc)。通过这些植入物,研究人员发现,音乐产生抗抑郁效果是通过同步听觉皮层(负责处理感觉信息)和奖励回路(负责处理情感信息)之间的神经振荡。研究中的患者被分为两组:低音乐欣赏和高音乐欣赏。高音乐欣赏组的神经同步性更显著,抗抑郁效果更好,而低音乐欣赏组的效果更差。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3日 15时33分 星期二
来自灵魂骑士
根据发表在《Nature Metabolism》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人类吃东西有时候是出于享受,因此增加了肥胖和代谢紊乱问题,现在对小鼠大脑的研究发现了一种抑制享受驱动进食的方法。这一发现为制定对抗肥胖的策略提供了新的可能性。研究人员发现,雄性小鼠大脑中被称为 diagonal band of Broca(DBB) 区域的 Penk 神经元的激活支持了一种理想的进食模式,增加了饥饿驱动的进食,减少了快乐驱动的进食。他们发现 DBB-Penk 神经元投射到两个不同的大脑区域,一个控制饥饿驱动的进食,另一个控制快乐驱动的进食。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3日 00时01分 星期二
来自三把锁的门:量子世界奇遇记
马比人们以前认为要更聪明,科学家发现马能提前计划并进行战略性思考。这项发现基于马对奖励游戏的反应。马被发现会调整游戏方法,在获得最多奖励的同时付出最小的努力。以前的研究认为马只会对当前的刺激做出反应,不会主动思考未来将会发生的事情,提前思考规划自己的行动。但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发现,马会意识到其行为的后果和结果。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2日 23时02分 星期一
来自莉莉丝的孩子1:破晓
去年加拿大研究所 Canadian Institute for Substance Use Research 流行病学家 Tim Stockwell 等人进行的一项大型荟萃分析重新分析了过去 40 年发表的 107 项研究,得出一个结论:任何量的酒精对健康都没有好处。这一结论推翻了广泛接受的适量饮酒有益健康的观点。至少有一名科学家指控 Stockwell 选择性的筛选证据以符合其禁酒的议程。英国政府科学家 Richard Harding 认为 Stockwell 错误的将相关性视为因果性,称流行病学无法确定因果关系,他相信适量饮酒对心脏病和其它疾病有保护作用。Stockwell 反驳了他的批评,声称他被酒精行业收买了。

科学
1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10日 00时30分 星期六
来自造星主
根据发表在《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上的一项研究,广泛使用的低热量甜味剂赤藻糖醇(Erythritol)可能会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赤藓糖醇是低热量和无糖食品中使用的非糖甜味剂之一,甜度与糖一样但热量却低得多。但最近的多项研究发现,赤藓糖醇与心脏病和中风风险增加相关。它可能会增加血小板的粘稠度,更容易凝结和阻塞静脉或动脉,导致心脏病发作和中风。最新研究招募了两组健康的中年男性和女性志愿者,其中 10 人食用赤藓糖醇,10 人食用糖。两组志愿者都禁食一夜。研究人员在早上抽取其血液测量血小板活性。然后一半志愿者喝一杯加了 30 克葡萄糖的水,另一半喝一杯加 30 克赤藓糖醇的水,这是添加赤藓糖醇的食品的典型用量。30 分钟后研究人员再次抽取血液测量。结果显示,喝赤藓糖醇的人血小板聚集增加,意味着血液更容易凝结。对照组的血小板聚集没有变化。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9日 23时13分 星期五
来自火星合成人
2011 年,一个中国研究小组开始访问山东省近 1000 个村庄,开展一项前所未有的癌症预防实验。一项对超过 18 万人进行的简单呼气测试显示,与世界上大多数人一样,超过一半的人的肠道中含有幽门螺杆菌。这种微生物以引起胃炎和溃疡而闻名,它也与大多数胃癌病例有关,占所有癌症死亡人数的 7.7%。研究小组给大约一半的感染者进行了短暂的抗生素治疗,以清除肠道微生物。十多年后,该小组现在报告说,简单的干预使治疗组的胃癌风险降低了 13%。对于那些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被成功根除的人来说,风险降低的幅度高达 19%。研究小组在《Nature Medicine》杂志上报道说,将其推广到全国,“我们可以合理地预计,通过幽门螺杆菌治疗,中国每年可以预防超过 85,000 例胃癌病例。”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9日 17时56分 星期五
来自心灵之眼
对受到 1932-1933 年乌克兰大饥荒影响人群的新研究表明,胎儿期遭遇饥荒会显著增加其在成年后罹患 2 型糖尿病的风险。乌克兰大饥荒(Holodomor famine)的肇因为苏联时期所制定的政策,后者导致数百万人因食物极度匮乏而死亡;由于饥荒极其严重、饥荒时间范围明确、受害人口规模庞大且有大量文献记载,因此它为研究这种联系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研究人员发现,1934 年初出生的人,如果他们在 1933 年中的饥荒高峰期为妊娠早期的胎儿,他们在成年后罹患 2 型糖尿病的可能性则是未经历饥荒者的两倍以上。值得注意的是,在妊娠中期或晚期经历饥荒的胎儿或在出生后最初几年中经历饥荒的孩子则没有发现其 2 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

Idle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7日 23时53分 星期三
来自迷失的世界
猫通常被认为是独立、冷漠和善变的动物,但发表在《Applied Animal Behaviour Science》上的一项研究发现,猫并没有那么反社会,它们会对同一家庭的其它宠物死亡表现出悲痛之情——即使死去的是家犬。研究人员称,这意味着生离死别的经历具有普遍性。哀悼在动物王国里是一种广泛认可的现象,大象、海豚和黑猩猩会做出复杂的行为如守卫死去同伴的尸体,狗在家中另一只狗死亡后也会改变行为。

科学
1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7日 18时45分 星期三
来自珀涅罗珀记
东京大学教授海部阳介等人领导的国际研究团队在英《自然-通讯》上发表报告称,在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距今约 70 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的化石,已确认是小型人类“弗洛勒斯原始人(Homo floresiensis)”的肱骨一部分。这是迄今在世界各地发现的人类化石中尺寸最小的一块。这块化石长约 9 厘米,于 2013 年被发现。研究人员推测肱骨全长为 20 多厘米,身高约为 100 厘米。相比从约 6 万年前的地层中已发现的其他弗洛勒斯原始人矮 6 厘米。大约 100 万年前,身高与现代人相仿的爪哇原始人迁移到岛上,在之后的 30 万年里他们的体格急剧缩小并维持了 70 万年。研究团队表示:“该发现揭示了神秘的弗洛勒斯原始人的进化过程及亚洲的人类多样化样貌。”弗洛勒斯原始人在现代智人出现的约 5 万年前消失。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6日 22时56分 星期二
来自雾影4:雾影之心
科学家利用荧光蛋白对小鼠进行研究发现,几小时的睡眠剥夺就会改变大脑神经连接。他们发现,仅仅几个小时的睡眠剥夺就会减少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区域中不同类型突触的数量。研究人员比较了正常睡眠和剥夺睡眠的小鼠,大脑图像显示,尽管突触总数保持相对恒定,但在睡眠不足的动物中,突触亚型的多样性下降了,尤其是在大脑中与学习和记忆有关的两个区域皮层和海马体。目前尚不清楚睡眠不足是如何导致这种转变的。

科学
Wilson(42865)
发表于2024年08月05日 23时57分 星期一
来自异形:走出阴影
科学家发现,一种双重作用抗生素将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难度增加了 1 亿倍。被称为 Macrolones 的合成药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起效:其一是干扰蛋白质生产,其二是破坏 DNA 结构。由于细菌需要同时抵御两种攻击方式,它们几乎不太可能发展出耐药性。Macrolones 是一种合成抗生素,用不同的机制结合了两种广泛使用的抗生素的结构。大环内酯类(Macrolides)如红霉素可阻断核糖体——即细胞的蛋白质制造工厂;氟喹诺酮(Fluoroquinolones)如环丙沙星,靶向了被称为 DNA 促旋酶的细菌特定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