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先能过了小米高考再说 (1 points, 一般) by ooxx 在 2025年01月06日15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小米修改了引导程序解锁政策
-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2月18日18时0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司机死于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较低
- BaD kEyBoArD: eXtRa SpAcE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10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高温环境可能加速衰老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12月11日04时09分 星期三 评论到 Goolge 宣布了新量子芯片 Willow
- 喵喵喵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33326472 在 2024年12月04日23时3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澳大利亚面临太阳能供大于求
- 懂了 这就去安装刺客信条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临时阻止安装刺客信条等育碧游戏的 PC 更新 Windows 11 24H2
- 为了逃避一年多兵役要坐一年牢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7日19时34分 星期三 评论到 韩国法院判处一名故意增肥以逃避兵役的男子缓刑
- 是否改进质量我不知道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3分 星期一 评论到 GitHub 称 Copilot 改进了代码质量
- Linus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11月25日20时41分 星期一 评论到 Linux 6.13 将拒绝所有来自 bcachefs 作者的合并请求
- 2100年100% (1 points, 一般) by 18611782246 在 2024年11月21日16时30分 星期四 评论到 中国提高了半导体自给率
交通运输业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四分之一,其中乘用车占一半以上。几乎每一个减排计划都涉及到替换使用化石燃料的汽车——通常是将电动车作为替代。但丹麦和荷兰等国采用了不同的方法让人们摆脱汽车——骑自行车。自行车在总体的数量上要多于汽车,1960 年代以来全世界共生产了逾 45 亿辆自行车,2.4 倍于汽车数量。中国的自行车数量最多占到了近四分之一,按人均计算丹麦、荷兰和挪威等人均超过 1 辆。澳大利亚、加拿大和美国等的自行车和汽车拥有量都很高,但因为地广出行更倾向于使用汽车。挪威因天气和地形限制了自行车的广泛使用,其它欧洲发达国家则因为环保和健康生活的理念大量使用自行车。广泛使用自行车的条件在很多国家并不存在,但假设我们能像丹麦那样大量骑自行车能减少多次温室气体排放?根据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丹麦人均每天骑 1.6 公里,如果全世界达到丹麦的自行车使用水平,能减少 4.14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相当于英国在 2015 年的排放量。荷兰人均每天骑 2.6 公里,如果全世界达到荷兰的水平能减少近 7 亿吨二氧化碳排放,接近德国的年排放量。
从加州的农场到欧洲和中国的水道,整个北半球的严重干旱正进一步扰乱供应链,推高食品和能源价格,同时令本就处于压力之下的全球贸易体系进一步承压。据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中国部分地区正经历自 1961 年有记录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高温热浪事件,由此引发的水力发电量锐减导致生产停摆。欧盟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的气候科学家 Andrea Toreti 表示,影响西班牙、葡萄牙、法国和意大利的干旱可能是 500 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气候科学家称,造成今年旱情的一个因素是拉尼娜现象(La Nina)。拉尼娜现象是指太平洋东部海水温度周期性变冷,推动大气急流向北移动,导致欧洲、美国和亚洲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减少。联合国表示,自 2000 年以来,全球干旱的次数和持续时间增加了 29%,主要影响因素是土地退化和气候变化。
气候变化之下热浪更频繁的出现,愈来愈多的人依赖空调熬过炎热的气候,然而空调同时也是全球暖化的重要来源。自一个世纪前发明以来,空调的基本原理没有发生改变。它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使用名为制冷剂的有害化学物质,专家认为如今是时候改变家庭冷却方式了。空调的问题在于其核心技术:蒸汽压缩,将储存的氢氟碳化合物冷却剂从液体转化为气体,期间吸收热量,将热量从室内移出。氢氟碳化合物是温室气体,泄露到大气中后会吸收大量热。制造更环保空调的技术已经存在。大金和格力两家公司去年赢得了设计环保型空调的竞赛 Global Cooling Prize,新空调能将对气候的影响减少到原来的五分之一,格力计划 2025 年销售其原型。另一种替代技术是使用热泵,它不依赖于蒸汽压缩,能同时提供加热和冷却。
一项分析显示,气候变化加剧了 200 多种传染病和数十种非传染性疾病,如毒蛇咬伤。气候灾害使人类和致病生物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导致病例增加。全球变暖也会使一些情况更加严重,并影响人们抵抗感染的能力。夏威夷大学的数研究人员分析了 77000 多篇有关传染病的研究论文、报告和书籍,90% 以上的相关论文是在 2000 年以后发表的。研究人员发现,气候变化加剧了全球传染病和流行病学网络(GIDEON)以及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国家法定疾病监测系统中列出的 375 种传染病中的 218 种,即 58%。如果包括哮喘、毒蛇或昆虫叮咬等非传染性疾病,总数将上升到 277 例。该团队还确定了 9 种因气候变化而减少的疾病。
根据发表在《Communications Earth & Environment》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与全球平均值相比,北极变暖速度确实比之前人们认为的更快。北极在全球气候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调制作用。但过去的报告称,极地变暖速率平均而言是全球其他地方的 2—3 倍,是全球地表气温增高最剧烈的地区,这一现象被称为北极放大效应。芬兰气象研究所的科学家分析了北极圈 1979—2021 年间的观测数据,估计这一时期内北冰洋的大部分以每十年 0.75℃ 的速率暖化,至少是全球平均值的 4 倍。在北冰洋的欧亚部分,邻近斯瓦尔巴和新地岛,变暖速度高达每十年 1.25℃,已经 7 倍于世界其他地方。研究团队认为,由于海冰损失增加,北极放大效应会随时间加剧。
韩国首尔遭遇 9 人死亡还有数人失踪。从周一凌晨到周二凌晨,首尔被近 43 厘米的降雨淹没,大致相当于通常夏季一整个月份才会有的降雨量,房屋、街道和地铁站均被淹没。紧急救援人员在用泵将一处半地下室的水排出后,发现三名死者,其中两人为 40 多岁的姐妹以及一名 13 岁女孩。韩国气象厅表示,预计首都地区及其东部和南部省份将有更多暴雨。社交媒体上的照片和视频显示,人们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前进,司机困在车顶。洪水退去后的照片就像一部灾难电影。
新西兰政府发布首个气候适应计划,其中包括可能将部分社区迁往到高地。新西兰气候变化部长表示,新西兰约有 7 万座沿海房屋面临海平面上升的风险,还有更多内陆房屋面临河水泛滥的风险。气候适应计划包括将低洼房屋和资产搬迁的可能性,但这份长达近 200 页的六年计划没有说明相关费用由谁来负担。
感觉时间不够用了?怪罪于地球自转吧。6 月 29 日是自 1960 年代科学家开始用原子钟高精度测量地球自转以来最短的一天。地球平均是每 24 小时完成一次自转,6 月 29 日的自转时间比预期的短了 1.59 毫秒。2020 年有 28 天是过去 50 年里时间最短的,其中 7 月 19 日短了 1.47 毫秒。今年 6 月 29 日打破了这一记录,而 7 月 26 日短了 1.5 毫秒。地球是在加速吗?从地质学尺度的历史长河来看,地球自转实际上变慢了。14 亿年前一天的时间不到 19小时。平均而言地球的时间每年增加 1/74000 秒。月球是造成地球自转时间增加的主因:引力的牵引使得地球轻微变形,产生稳定减缓地球自转的潮汐摩擦。
人类是杂食动物,自然选择让我们既吃植物类食物也吃动物类食物。在基因上最接近人类的黑猩猩每年消费 4 到 12 公斤的肉,成年的雄性黑猩猩每年吃最多 25 公斤肉,比人类在工业化前的农业社会还要多。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世界肉类和家禽产量在 1970 年约 1 亿吨,2000 年 2.33 亿吨,2020 年 3.25 亿吨。过去五十年人均肉类消费增长 55%。由于宗教和收入等因素,不同国家的肉消费存在差异。在人口大国中,孟加拉国和印度在 2020 年的肉消费人均不到五公斤,埃及达到约 30 公斤,巴西达到 100 公斤,中国超过了 60 公斤。高肉食国家如丹麦、法国和德国的肉消费出现了下降,原因是年轻一代减少吃红肉,更多吃海产品,以及极少数人转为素食。西班牙的肉消费在 2002 年达到 120 公斤,今天减少到 100 公斤,在疫情爆发前的 2019 年其人均寿命为 84 岁,为欧盟国家最高。
极端气候会杀死树木,其中首当其冲的是几十到上百米高的古树。古树需要大量的水,需要更多的能量把水泵到树冠,反复的干旱会严重影响到其生长恢复能力。研究表明,今天的森林与历史上的非常不同,部分原因是更热和更干燥的环境。森林寿命变得越来越短,越来越年轻,优势物种正在转移。古树促进了遗传多样性,有助于周围森林长期的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名叫 Archangel Ancient Tree Archive 的组织正在试图保存古树基因。
欧洲的天空是血红色的。英国上周的气温是宜人的二十多摄氏度,但本周一和周二它的气温将超过 37 摄氏度,打破当地的气温记录,而英国的建筑物是为保温设计的,空调不多见。英国国家气象局对伦敦和英格兰大部分地区发出了最严重的高温红色警告,建议上午 11 点到下午 3 点之间避免外出。法国和西班牙都遭遇大规模野火。意大利同时面临高温和干燥。
卫星数据分析显示全球小麦产量将会出现显著下降。干旱和高温等天气因素将会导致欧盟小麦收成比去年减少 470 万吨,这对于希望寻找乌克兰小麦替代的国家是个坏消息。分析显示,世界五大小麦生产国中的三个——美国、法国和乌克兰——产量将会低于预期。美国是世界第三大小麦出口国,但堪萨斯和俄克拉荷马这两个主要小麦生产州今年春季遭遇了严重干旱,产量预计比平均水平低 7-8%。印度也是小麦生产大国,但在小麦生长的关键时期印度遭遇了极端热浪,印度随后宣布禁止小麦出口,其产量预计将减少一千万吨。加拿大和俄罗斯的小麦产量预计将会好于去年,但这不足以抵消其它地方的小麦收成下降。
联合国报告(PDF)预测,印度将在 2023 年超过中国成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比此前的预测提早了四年。报告预测,全球人口到 11 月 15 日将突破 80 亿,到 2030 年将达到 85 亿。报告预计中国最早将于明年出现人口绝对数字的下降。此前政府数据显示,中国的人口正以 1950 年代以来最慢的速度增长,官员估计人口可能将在今年到达峰值。全球人口预计到 2050 年达到 97 亿,2100 年达到 104 亿,低于 2019 年估计的 110 亿。报告还预计到 2050 年男女人数将持平。
根据发表在《Nature Geoscience》期刊上的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发现疫情封锁期间的 CO2 排放下降显示实现巴黎协定目标是可能的。2015 年达成的巴黎气候协定的目标是将全球平均气温控制在比工业化前水平高 1.5-2 摄氏度。新冠疫情流行期间,世界各国都采取了封锁政策以减缓病毒的传播。研究人员发现 2020 年 CO2 排放量比前一年减少了 2,200 万公吨降幅 6.3%。这一降幅为现代史上最高。如果持续下去将气温升高限制在 1.5 摄氏度是可能的。但这是无法持续的,封锁政策解除之后 CO2 排放又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研究人员指出,大部分减排来自于汽车卡车等交通运输的减少,如果普及使用可更新能源的电动汽车,那么 1.5 摄氏度的目标仍然是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