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提交注意事项:
请在发布文章时用HTML代码加上至少一条新闻来源的链接;原创性消息,可加入相关信息(如涉及公司的网址)的链接。有任何问题,邮件至:he.fang#zhiding.cn
注意:收到邮件乱码的用户请修改客户端的默认字体编码,从"简体中文(GB2312)"修改为"Unicode(UTF-8)"。
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Solidot 公告
投 票
热门评论
- 错别字 (1 points, 一般) by 陈少举 在 2024年11月02日23时42分 星期六 评论到 Linus Torvalds 用电动汽车取代了燃油汽车
- BaD kEyBoArD: tYpO (1 points, 一般) by lot 在 2024年09月25日21时2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美国汽车召回愈五分之一是修复软件
- Guo farm accumulated wealth, the ants lost all the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27141937 在 2024年09月24日09时39分 星期二 评论到 日本科学家用猫制作 iPS 细胞
- 但是又快又便宜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09月09日13时12分 星期一 评论到 澳大利亚政府研究发现 AI 在概述上的表现比人类差
- (1 points, 一般) by gashero 在 2024年09月04日12时41分 星期三 评论到 众多高校撤销外语专业
- 让他们贴支付宝或微信捐款的方式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25066425 在 2024年08月31日09时08分 星期六 评论到 KDE 将每年通过桌面通知请求一次捐赠
- 更现代? (1 points, 一般) by Craynic 在 2024年08月28日13时15分 星期三 评论到 微软撤回了弃用控制面板的声明
- 对延迟退休的错误理解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23550599 在 2024年08月13日20时09分 星期二 评论到 中国人 50 岁后还能健康工作多少年?
-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23275683 在 2024年08月10日15时45分 星期六 评论到 甜味剂赤藻糖醇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 不值得信任google (1 points, 一般) by solidot1722426862 在 2024年07月31日19时56分 星期三 评论到 Chrome 服务故障导致部分用户无法访问保存的密码
全球每年使用约 300 万吨农业农药,但人们对这些化学品最初使用后的去向和环境知之甚少。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全球研究分析了 92 种最常用的农业农药的地理分布,发现每年约有 7 万吨潜在有害化学物质渗入含水层,影响生态系统和淡水资源。研究表明,大约 80% 的施用农药会降解成子分子或副产品,进入作物周围的土壤。虽然研究发现,只有一小部分农药在田间施用后进入河流系统,但一旦进入水中,大多数活性成分最终会进入海洋,对海洋野生动物和珊瑚礁产生潜在的负面影响。这将危及海洋和淡水食物链的基础。
厄尔尼诺现象和气候变化的加剧,全球气温不断创下新的记录。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数据,7 月 3 日全球平均气温达到 17.01℃,超过了 2016 年 8 月创下的 16.92℃ 的纪录。然后到这一周的周末,新记录被追平或打破了三次,在 7 月 6 日创下 17.23℃ 的最新记录。每年的这个时间通常是全球平均气温最高的时候,但今年不同寻常,地球的海洋变得异常温暖,研究人员认为主要是人造气候变化所致。而厄尔尼诺现象也卷土重来了。地球的海洋几十年来一直在变暖。过去十年是 1800 年以来海洋表面温度最高的十年。今年 4 月的海洋表面温度达到了 21.1℃,创下了有记录以来最高值。而在墨西哥湾,截至 7 月 12 日,其平均表面温度突破了 30℃,这是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高值。海洋的热浪将是一个巨大的问题。因为海洋吸收了全球变暖带来的约 93% 的热量,海洋的暖化将削弱其从大气中吸收热量的能力,将会有更多热量停留在大气中,导致全球气温升高。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数据,7 月 3 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当天平均气温为 17.01 摄氏度,超过了 2016 年 8 月创下的 16.92 摄氏度的记录。然而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新收集的数据,7 月 4 日全球平均气温达到了 17.18 摄氏度,打破了周一的记录。世界气象组织周二确认厄尔尼诺现象回顾了。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型态,与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海洋表面温度变暖相关,平均每 2 至7 年 发生一次,通常持续 9 至 12 个月。当太平洋急流向南移动时,风将暖水向东推进。这将使全球气温整体上升约 0.2 摄氏度。今年预计会出现更多创记录气温。
根据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的数据,7 月 3 日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天。当天热浪席卷全球,全世界的平均温度为 17.01 摄氏度,超过了 2016 年 8 月创下的 16.92 摄氏度的记录。中国遭遇持续的热浪,平均气温 35 摄氏度以上,北非平均气温接近 50 摄氏度。正处于冬季的南极洲也记录到了异常高的气温:位于阿根廷群岛的 Vernadsky 乌克兰研究基地记录到了 8.7 摄氏度的气温,打破了南极洲 7 月气温记录。
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臭氧和紫外线年度公报显示,平流层臭氧正在缓慢恢复,在未来几十年内,臭氧有望在大气中的大部分区域实现全面复原;但与此同时,气候变化正在放缓这一趋势。气象组织指出,得益于《蒙特利尔议定书》及其修正案的实施,已有高达 99% 的受管制的臭氧消耗物质(ODS)的生产和消费被逐步淘汰。该组织秘书长塔拉斯(Petteri Taalas)强调,这一成功可以激励整个世界在科学的支持下采取集体行动,以应对诸多其他全球环境挑战。但他同时警告,不幸的是,“气候变化正在减缓臭氧层的恢复,臭氧消耗也在影响低层大气的气候”。去年 1 月发生的汤加海底火山喷发将大量冰和水蒸气注入平流层。这次喷发使平流层的水汽含量增加了5% 至 10%,导致南半球上空的平流层大幅降温。额外的水蒸气导致 2022 年南半球平流层低层的臭氧减少。预计在接下来的几个冬天,极地涡旋中的水蒸气和气溶胶将会增加,这可能会导致更多的极地平流层云生成,并加剧臭氧消耗,从而引发面积更大和持续时间更长的“臭氧洞”。
2022 年 1 月 15 日,南太平洋汤加群岛的海底火山喷发,这是迄今为止观测到的威力最大的一次火山喷发。它喷出的大量火山灰和水汽引发了剧烈闪电活动。这不是普通的雷暴。它创造了有记录以来最多的闪电活动。在火山活动的 11 小时内,共记录到了 19.2 万次闪电活动,平均每分钟 2615 次。闪电最高达 30 公里,也刷新了高度记录。研究人员称,火山喷发出的强大羽流创造了一个维持高频闪电活动的天气系统。
查看全文
美国人 John Wesley Hyatt 在 1860 年代发明了世界上第一种商业化的塑料。如今各种塑料制品已经无处不在,全球塑料年产量逾 8000 万磅。我们需要担心“塑料污染危机”吗?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塑料污染?《连线》的科学记者 Matt Simon 在其著作《A Poison Like No Other: How Microplastics Corrupted Our Planet and Our Bodies》中写道,如果没有塑料,我们将没有现代医药、电子产品或防止房屋被烧毁的电线绝缘材料。但通过塑料我们污染了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当塑料分解时,制造塑料的化学物质可能会泄露,它们能结合形成新的化合物,可能比原化合物毒性更低或更高。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便利店的一个塑料袋能泄露逾 1.3 万种化合物,沃尔玛的一个塑料袋能泄露 1.5 万种化合物。研究人员称,塑料在环境中并不是惰性的。
墨西哥国家人类学和历史学研究所(INAH)的研究人员在尤卡坦半岛 Balamkú 生态保护区内发现了有数百年历史的玛雅城市遗址。这座城市可能是玛雅古典时期(公元 250-1000 年)的重要地区中心。研究人员将其命名为 Ocomtún——在尤卡坦玛雅语中意思是石柱。城市核心占地逾 123 英亩,有多种大型建筑物,其中包括接近 50 英尺高的多个金字塔结构。玛雅城市经常建在金字塔周围,其结构旨在履行宗教目的。可攀登的大型金字塔用作祭祀等宗教用途,其它金字塔则是不可接触的,充当了神圣的装饰品和导航等作用。
美国太空司令部去年确认了已知第一个撞击地球的星际天体:它于 2014 年 1 月 8 日在巴布亚新几内亚 Manus 岛附近坠落。哈佛大学天体物理学教授 Avi Loeb 相信该天体可能由外星文明制造而成,但如果不能找到它进行检查,这一猜测是无法确认的,因此 Loeb 教授筹建了资金,启动了一项找回残骸的探险行动。这一行动始于 6 月 14 日。Loeb 教授通过其个人博客称在星际天体坠落地点发现了 25 个小型球体,总重量 30 毫克。他表示对其展开进一步分析将能揭示星际天体构成成分的技术起源,我们将会知道自己在宇宙中并不孤独。
6 月 23 日,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首脑叶夫根尼·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声称俄罗斯国防部对集团后方营地发动导弹袭击,随后普里戈任针对俄罗斯执政当局发动军事叛乱。目前瓦格纳集团已经控制了罗斯托夫(Rostov),接管了在该地的俄南部军区,它目前正在沃罗涅什(Voronezh)与俄军交火,沃罗涅什距离俄首都莫斯科 500 公里。俄罗斯总统普京发表电视演讲,将瓦格纳集团的叛变形容为“背后捅刀子”。普京表示,一些俄罗斯人“被诱骗进行犯罪冒险”,并警告他们将受到“不可避免的惩罚”。普京誓言将捍卫俄罗斯。
国际山地综合开发中心 (ICIMOD) 发布新评估报告,揭示出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兴都库什-喜马拉雅 (HKH) 地区的冰川、雪和永久冻土的变化是 “前所未有的,且多为不可逆的” 。如果不大幅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该地区冰川总体积的 80% 将在本世纪末消失。研究报告利用最新科学进展,首次绘制了该地区冰冻圈、水、生物多样性与社会之间的联系,以及冰川和积雪的快速变化对人与自然的影响,经过同行评议后发布。报告警告说,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在 2011-2020 年期间的消融速度比之前十年加快了 65%,未来几年该地区山洪暴发和雪崩的可能性在增加。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地区的冰川是流经亚洲 16 个国家,为山区 2.4 亿人和下游 16.5 亿人提供淡水的重要河流的重要水源。
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科学家模拟了地球周围水分布的变化如何影响两极的漂移。结果发现,1993 年至 2010 年间人类抽取的地下水总量约为 2100 亿吨,地下水分布的变化使地球两极漂移了 80 厘米,平均每年移动 4.36 厘米。地球不是一个完美的球体,它每年都会像陀螺一样摆动几米。地球两极也会因地球周围质量分布的变化(如季节导致的水的运动)而漂移。但造成极地漂移的因素还有很多,水库蓄水和抽取地下水,以及气候变化导致的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原因,但尚不清楚每个具体变化会产生何种影响。研究人员指出,大多数人不会意识到地球的摆动或漂移,这种漂移本身也并不会对每天的时长或季节的变化产生特别的影响,但知道地轴的精确位置对与 GPS 技术相关的工作至关重要。
因湍流显著增加,飞机旅行颠簸日益常见。根据《地球物理研究快报》上的一项研究,过去四十年全球空气湍流显著增加。研究分析了 1979 年至 2020 年的气候数据,以评估大气条件如何影响晴空湍流的发生。北大西洋是世界上航线经常穿越的最繁忙地区,研究发现,该地区严重湍流的年持续时间从 1979 年的 17.7 小时增加到 2020 年的 27.4 小时,增幅达 55%。同期中度湍流增加了 37%,从 70 小时增加到 96.1 小时。研究人员预测,随着气候变化,湍流将继续加重。对于航空公司来说,这可能意味着飞机会有更多的磨损和更高的燃油成本,因为飞行员需要改变航线以避开容易发生湍流的地区。
英国和爱尔兰的研究人员破解了英国地震频率高于爱尔兰之谜。利用地震层析成像技术,研究人员发现英国小震频繁而爱尔兰几乎没有的原因是两国的岩石圈(Lithosphere)厚度差异。两国的地震差异困扰了科学家逾百年。研究人员发现,英国西部下方的岩石圈薄弱不堪,容易弯曲而引发地震。相比之下,爱尔兰下方的岩石圈厚而牢固,这就是它没有地震的原因。英国远离板块边界,但中小型地震依旧频繁发生,每年有 200-300 起,主要是在西部,其中不到 30 起地震强度能让人感受到。
各类监测数据显示,全世界的鸟儿数量出现显著下降,这意味着环境遭到破坏。Peter Marra 等人 2019 年在《科学》期刊上报告,自 1970 年以来北美鸟类的数量减少了近 30 亿,丰度损失 29%。研究评估的 529 种鸟类有一半以上数量减少,其中草原鸟类因栖息地丧失和杀虫剂使用而下降幅度最大。欧盟 2021 年对 378 个物种的研究估计,1980-2017 年间鸟类数量减少 19%。其它地方的数据较少,但也对鸟类的减少提出了担忧。哥斯达黎、亚马逊和印度都报告鸟类减少,部分物种数量减少高达五成。与此同时,调查也显示了动物保存上取得了成功案例,部分鸟类免于灭绝。
世界气象组织(WMO)警告,地球冰冻圈正在快速变化,急需采取协调行动。WMO 称,基准冰川在 2021 年 10 月至 2022 年 10 月期间经历了平均厚度减少 1.3米 以上的变化。这一损失远高于过去十年的平均水平。自 1970 年以来,累积厚度损失几乎达到了 30 米。格陵兰冰盖的总质量平衡连续第 26 年为负。2022 年 2 月 25 日,南极海冰降至 192 万平方公里,为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比长期(1991-2020年)均值低近 100 万平方公里。冰川、格陵兰岛和南极洲冰盖融化约占海平面上升的 50%,海平面上升正在加速。这对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和人口稠密的沿海地区产生了日益增大的级联影响。
随着阿拉斯加永久冻土变暖,冬眠中的北极地松鼠产生的体热会减少,从而导致雌性地松鼠比雄性地松鼠提前 10 天苏醒过来——这种苏醒时间的失匹配可能会带来级联生态影响。研究的结果揭示了全球变暖所导致的直接与间接影响。对于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许多物种来说,冬季温度对其适应度和种群动态都会产生根本性的影响。北极的暖化速度比地球上大多数其它地方都快;不断上升的冬季气温正在改变迁徙或冬眠等季节性行为的物候特征或发生时间。
根据发表在《Biological Reviews》期刊上的一项研究,地球上近一半物种正经历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物种灭绝的主要原因是野生动物栖息地因为农场、城镇、城市和道路建设而遭到破坏。气候变化也是物种减少的重要因素之一,预计随着全球变暖,其影响会越来越大。该研究分析了全球 70000 多个物种,包括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鱼类和昆虫,以确定它们的数量是否在增长、缩减或保持稳定。他们发现其中有 48% 的种群数量正在减少,只有不到 3% 有所增加。根据这项评估,目前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红色名录中被归类为“非受威胁”的物种中有 33% 实际上正在走向灭绝。
根据世界气象组织(WMO)的最新数据,1970 年至 2021 年期间,与极端天气、气候和水相关的事件造成了 11778 起已报告的灾害,死亡人数略高于 200 万,经济损失达 4.3 万亿美元。全世界报告的死亡人数 90% 以上发生在发展中国家。美国的损失高达 1.7 万亿美元,占 51 年来全球经济损失的 39%。但最不发达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相对于其经济规模而言,遭受了不成比例的高额损失。亚洲报告的由天气、气候和水等极端事件引发的灾害有 3612起,造成了 984263 人死亡,经济损失达 1.4 万亿美元。1970 年至 2021 年期间,亚洲占全球所有报告死亡人数的 47%,而热带气旋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2008 年的热带气旋“纳尔吉斯”造成 138366 人死亡。孟加拉国是亚洲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281 起事件造成了 520758 人死亡。
湖泊占到了全球陆地面积的 3%,它对人类及整个生态系统至关重要。湖泊储存了地球表面 87% 的液态淡水。研究人员利用过去三十年(1992–2020年)的卫星观测数据,发现 53% 的大型湖泊蓄水量出现了统计显著的下降。导致自然湖泊蓄水减少的原因包括了气候变化、蒸发量的增加和人类水消耗。人工水库的蓄水减少则主要是沉积作用。中国最大淡水湖鄱阳湖蓄水减少的原因可能是三峡水库或气候变化。研究人员称,全球二十亿人口生活在湖泊逐渐干枯的地区,在水资源管理中需要考虑气候或沉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