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ot新版网站常见问题,请点击这里查看。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7日 15时34分 星期一
来自人猿泰山之地心营救
2021 年底欧洲航天局(ESA) Swarm 星座组网卫星的运营商注意到令人担忧的情况,测量地球周围磁场的卫星开始以快得不寻常速度的向大气下沉——比以前要快 10 倍。这一变化恰逢新一轮太阳周期的开始,专家认为对于围绕地球运行的航天器来说,这可能是艰难岁月的开始。ESA Swarm 任务主管 Anja Stromme 表示:“过去五、六年里,这些卫星的高度大约每年下降 2.5 公里。”“但是自从去年 12 月以来,它们一直在快速下沉。从 12 月到 4 月,下沉的速度达到了每年 20 公里。”靠近地球运行的卫星总是会受到残留大气的阻力影响,逐渐减慢航天器的速度,并最终让它们落回地球。这种大气阻力迫使国际空间站的控制人员定期执行“重新加速”操作,以维持空间站在地球上空 400 公里轨道运行。这种阻力还有助于清理近地环境中的太空垃圾。科学家知道,这种阻力的强度取决于太阳活动——太阳喷出的太阳风量,太阳风的数量随着太阳周期的变化而变化,每个太阳周期 11年。自去年秋季以来,恒星苏醒了,喷出越来越多的太阳风,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产生太阳黑子、太阳耀斑和日冕物质抛射。地球高层大气也受到了影响。所有轨道高度在 400 公里左右的航天器都必定会遇到这个问题。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2日 16时35分 星期三
来自巨龙之日
科学家发现木星内部充满了小行星的残骸,在扩张成为今天所见的庞然大物的过程中,这颗气态巨行星吞噬了这些小行星。这项发现来自对木星多云外层大气下化学成分的首次清晰观察。在发表在《Astronomy and Astrophysics》期刊的新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 NASA 朱诺号太空探测器收集到的引力数据一窥木星模糊的云层。数据能绘制出巨行星核心的岩石材料,他们发现重元素的丰度之高令人吃惊。化学成分表明木星吞噬了小行星或微星以扩张自身。研究人员结合了朱诺号及其前辈伽利略号收集到的数据——大部分数据主要是朱诺号收集到的——建立了木星内部的计算机模型。朱诺号探测器在轨道的不同点位测量了木星的引力场。数据显示,木星吸积的岩石物质含有高浓度的重元素,这些元素形成了致密的固体,因此比气态大气具有更强的引力效应。研究团队绘制出行星重力的微小变化,了解岩石物质在木星内的位置。研究人员的模型显示,木星内存在的重元素的质量相当于地球质量的 11 到 30 倍(占木星总质量的 3% 到 9%),这比预期的要多得多。

新模型指出,因为卵石吸积理论无法解释如此高浓度的重元素,所以木星起源于微星吞噬。如果木星最初是由卵石形成的,那么一旦它足够大,最终开始的气体吸积过程就会立即结束岩石吸积阶段。这是因为不断增长的气体层会产生压力屏障,阻止外部卵石被拉入行星内部。这种被缩短的岩石吸积阶段可能会让木星的重金属丰度或者金属丰度远远低于研究人员计算的结果。即使在气体吸积阶段开始之后,微星也可能被木星的核心捕获;那是因为对岩石的引力会大于大气施加的压力。研究人员表示,小行星理论提出的这种岩石物质和气体的同时吸积是木星内高水平重元素的唯一解释。此项研究还得到了另一个有趣的发现:木星的内部无法很好地同高层大气融合,这与科学家此前的预期截然相反。木星内部的新模型表明,这颗行星吸收的重元素很大程度上仍然靠近其核心和低层大气。研究人员曾假设对流混合了木星的大气层,因此木星核心附近的较热气体会上升到外层大气,在冷却之后又沉降下来;按照这一假设重元素会更均匀地分布在整个大气中。然而木星的某些区域可能会有较小的对流效应,需要更多的研究确定气态巨行星大气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这些发现也可能会改变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起源故事。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21日 20时00分 星期二
来自开普勒62号1:邀请
上周 SpaceX 在 36 小时内完成了三次发射,其中周日完成的第三次发射被认为包含有秘密任务。这次发射的主负荷 Globalstar-2 FM15 卫星只有 700 公斤重,但种种迹象显示它搭载的负荷重量远高于此,Space 被认为还执行了秘密的军事任务。后续跟踪确认上周日的发射包含了四颗秘密卫星。四颗卫星被发射到 535 公里高的轨道,53 度倾角,正好位于乌克兰上空,被认为是执行乌克兰战争相关的地面观测任务。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21日 14时54分 星期二
来自失眠
NASA TESS(Transiting Exoplanet Satellite Survey)系外巡天卫星在距离地球 33 光年外的一个星系中发现两颗超级地球。该星系的母星编号为 HD 260655,为 M 级矮星,质量比太阳要小得多,但在宇宙中比类太阳恒星更常见。两颗行星之一公转一周 2.8 地球日,大小为地球的 1.2 倍质量为地球 2 倍,另一颗公转一周 5.7 地球日,大小为地球的 1.5 倍质量为地球 3 倍,它们被认为都是岩石行星,但不太可能适宜生命,因为距离恒星太近了,表面温度太高而不太能有水存在。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20日 22时31分 星期一
来自蓝色骇客
研究人员利用哈勃太空望远镜观察到一颗正在吞噬行星系统的白矮星。白矮星是恒星演化的最终状态之一,它已经停止核聚变,脱落其外层。研究人员发现白矮星 G238-44 在吸收和消化其行星系统的岩石金属和冰物质。岩石金属和冰是创造行星的原材料,也被认为是地球获得水的方式。G238-44 吸收此类物质使得研究人员猜测水在行星系统中可能比以前认为的更常见。我们的太阳预计将在 60 亿年之后变成一颗白矮星,可能会像今天的 G238-44 那样吞食其行星系统。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20日 16时32分 星期一
来自羊毛战记
黑洞不是宇宙中最可怕的东西。有一些没有城市大但比太阳亮一百倍的死物质球,它们在银河系中发出可见的 X 射线耀斑。其内部是由超流体亚原子粒子组成的,我们对其内核奇异的物质状态一无所知。它们的寿命只有几千年。它们拥有我们有史以来观测到的最强磁场,强到可以从一千公里之外磁化你——就是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可以将你分解到原子水平。它们就是磁星,也许是已知的最可怕的天体。北极测量地球的磁场强度约为半高斯。在最强的情况下,地球大约可以将这个数字翻一番。在地球之外,太阳黑子的磁场强度约为 4000 高斯,是太阳系中最强的磁场。人类有能力制造一些非常强大的磁体。最强大的持续电磁体达到了几万高斯。如果曾经做过核磁共振检查(MRI),那你就亲身体验过大约 10000 高斯的磁场,它不会产生任何不良影响。我们很难制造出更强的持续磁场,因为它们往往会破坏制造设备。也就是说,在聚焦爆炸中,我们可以在几微妙的时间内产生高达 1000 万高斯的磁场。

磁星表面典型的磁场强度为10^14 到 10^15 高斯,内部的磁场强度是这个数值的 10 倍。磁星的磁场比地球强 1000 万亿倍,比人类所能实现的最强磁场强 10 亿倍。如果你进入距离磁星大约 1000 公里范围之内,你会死。立刻死去。撇开它们不断涌出的大量 X 射线辐射不谈,磁场会使生命几乎不可能存在。问题在于原子是由带正电的质子和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在弱磁场中,这没有什么关系。但在强磁场中,电子和质子的反应则大不相同。原子失去了它们的传统形状,电子轨道沿着磁场线的方向拉长。如果你以某种方式到达了磁星的表面,那么你体内的单个原子的宽度将只有它们的长度的 1%。随着原子变成针状,我们所知道的原子物理学就崩溃了。原子用来将彼此粘合在一起形成复杂分子的所有键也是如此。换句话说,磁星的静磁场足够强大,可以轻松……分离你。组成你的所有分子统统都会分解成形状奇特的原子。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19日 00时01分 星期日
来自特辖军的一天
北京师范大学天文系宇宙学与地外文明研究团组中国地外文明搜寻首席科学家张同杰教授在一篇已删除的报道中透露,其团队使用“中国天眼(FAST)”发现了几例来自地球之外可能的技术痕迹和地外文明候选信号。SETI 项目首席科学家、 加州伯克利的 Dan Werthimer 在一封电邮中表示,这些信号来自无线电干扰,是因为地球的无线电污染而不是来自 ET。类似故事过去几十年一再发生。至今望远镜观测到的地外文明候选信号都来自地球,如最近一个被认为来自半人马座方向的信号被跟踪到是澳大利亚的无线电干扰。Werthimer 博士认为可能在他的一生中都无法发现一个真正的 SETI 信号,但他坚信一定会找到。他说为了避开地球的无线电污染,可能需要在月球的背面建造一座望远镜。一百年前地球的天空没有人造天体,但那个时候我们缺乏技术手段去观测太空。“一百年后,天空不再存在。”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14日 15时24分 星期二
来自海底两万里
天文学家公布了最详细的银河系研究,揭示了数以千计的“星震”和恒星 DNA,帮助确定了银河系中宜居的角落。欧洲航天局盖亚(Gaia)探测器的观察覆盖了近 20 亿颗恒星——约占银河系中恒星总数的 1%——让天文学家得以重新构建我们所在星系的结构,了解它在数十亿年中是如何演变的。2013 年发射的航天器 Gaia 之前的调查精确地确定了星系中恒星的运动。通过回顾这些运动,天文学家可以模拟星系随着时间的推移是如何变化的。最新的观测增加了基于广谱分析的化学成分、恒星温度、颜色、质量和年龄等详细信息,其中星光被分成不同的波长。出人意料的是,这些测量结果揭示了恒星表面发生的数千次星震——灾难性的海啸类事件。Gaia协作的成员、比利时 KU Leuven 的 Conny Aerts 表示:“星震揭示了很多关于恒星的知识——尤其是它们内部的运作情况。”“Gaia 正在为大质量恒星的星震学打开一座金矿。”伦敦大学学院麦拉迪空间科学实验室的高级研究员 George Seabroke 博士表示:“如果你能在穿越银河系的途中看到这些恒星的亮度变化,如果你能在它们附近的任何地方,就像是太阳在眼前改变形状。”Gaia 配备了一个 10 亿像素的摄像头——有史以来最大的太空摄像头——配有 100 多个电子探测器。最新的数据集是迄今为止最大的银河系化学图谱,对 600 万颗恒星进行了编目,是以前地面编制目录覆盖数量的十倍。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13日 14时37分 星期一
来自最后一个阿特兰蒂斯人
如果像天文学家认为的那样,大型恒星的死亡会留下黑洞,那么应该有数亿个黑洞散布在银河系中,问题是黑洞无法被单独看见。现在一个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领导的天文学家团队通过观察一颗遥远恒星的亮度,首次发现了一个可能的流浪黑洞,这颗恒星的光被该物体的强引力场(即所谓的引力透镜)扭曲了。 研究小组估计,这个看不见的致密物体的质量是太阳质量的 1.6 到 4.4 倍。天文学家认为死去恒星残余部分的质量必须大于太阳质量的 2.2 倍才能坍缩成黑洞,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警告说,该物体可能是中子星而不是黑洞。中子星也是高度致密的物体,但它们内部的中子压力平衡了引力,阻止其进一步坍缩成黑洞。无论黑洞还是中子星,该物体都是首个被发现在银河系中飘荡的暗星残骸——一个恒星“幽灵”,没有与另一颗恒星配对。研究团队还得出结论,银河系中可能的黑洞数量为 2 亿——与大多数理论家的预测差不多。值得注意的是,巴尔的摩太空望远镜科学研究所(STScI)的一个竞争团队也分析了这个引力透镜事件,声称该致密物体的质量更接近太阳质量的 7.1 倍,毫无疑问是一个黑洞。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09日 19时30分 星期四
来自迷失的世界
国家天文台的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报告在中国天眼 FAST 的帮助下,发现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命名为“FRB 20190520B”。快速射电暴(FRB)是宇宙中最明亮的射电爆发现象,2007 年首次发现。2019 年 5 月 20 日发现的 FRB 20190520B 不仅重复,还是没有爆发窗口的持续活跃的。研究人员确认,这是世界首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国家天文台通过与美国甚大阵列望远镜、美国帕洛玛 200 英寸望远镜和凯克望远镜、加拿大-法国-夏威夷望远镜和日本斯巴鲁近红外光学望远镜等合作,确定了其“宿主星系”是距离我们 30 亿光年的贫金属的矮星系。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07日 16时58分 星期二
来自计算群星
作为有史以来发射到太空的最大、最复杂的太空望远镜,韦伯望远镜在开始科学工作之前经过了为期六个月的准备,校准其仪器适应太空环境并校准镜片。这是个细致的过程,更不用说多年的新技术开发和任务规划,积累的第一批图像和数据展示出韦伯“火力全开”,准备开始完成科学任务并展现红外宇宙。虽然韦伯的首批全彩图片细致地规划了很长时间,但新望远镜太过强大,以至于很难准确预测它拍摄的首批照片会是什么样子。在拍摄完第一批图片之后,韦伯望远镜的科学观察即将开始,继续探索任务的关键科学主题。已有团队通过竞争程序申请该望远镜的使用时间,天文学家称之为第一个“周期”(第一年观测)。观测经过周密的安排,以最有效地利用望远镜的时间。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06日 17时41分 星期一
来自美丽之星
日经报道,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的探测器“隼鸟2号”从小行星“龙宫”带回地球的沙子样本中发现了作为生命之源的蛋白质“氨基酸”。这是人类首次在地球以外发现氨基酸。这项研究成果有助于解开生命起源之谜,将于近期通过论文公开。隼鸟 2 号于 2014 年 12 月从鹿儿岛县种子岛宇宙中心发射,2018 年 6 月到达小行星龙宫附近,于 2019 年 2 月和 7 月两次成功着陆龙宫。第 2 次着陆降在发射金属弹形成的人造陨石坑附近,采集了地下的砂石样本。2020 年底样本通过微型太空舱送回地面。水和氨基酸是生命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存在地球上形成、太空中形成、以及通过陨石等掉落地球等假说。相关成果或将有助于查明生命起源。
长城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6月05日 19时12分 星期日
来自记忆
北京时间 2022 年 6 月 5 日 10 时 44 分,搭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四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 577 秒后,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四号搭载了三名航天员: 陈冬、刘洋、蔡旭哲,其中陈冬任指令长,参与了 2016 年的神舟十一号任务,为上校军衔的空军飞行员;刘洋任操作员,参加过 2012 年的神舟九号任务,是中国首位女性航天员,为上校军衔的军用运输机飞行员;蔡旭哲为首次飞行,他将担任系统操作员。他们将在轨半年,这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02日 16时39分 星期四
来自另一个艾米
2020 年初距离地球 700 光年之遥的超巨星参宿四经历了一次奇怪的不均匀变暗,天文学界争先恐后地解释发生了什么。在最近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新研究中,三位天文学家证实了部分早期解释,这要归功于日本气象卫星 Himawari-8——在它的图像背景中有参宿四。顾名思义,Himawari-8 是日本气象厅运营的第八代 Himawari 卫星。它在地球静止轨道上运行,距离赤道 22236 英里。比国际空间站要远 90 多倍。卫星每 10 分钟拍摄一次整个地球的光学和红外图像,帮助预测亚洲和西太平洋的天气。它拍摄了大量 1月 15 日发生的汤加火山喷发的图像。然而通过回顾追溯到 2017 年的图像,三名日本研究人员寻找可能是参宿四的光点。他们找到了。研究人员研究了该光点,得出了与前辈相同的结论:参宿四变暗是因为灰尘和光线的一些自然变化。这听起来完全不令人兴奋,但是它很好地证实了我们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这正是此项科学研究的目的。有趣的是气象卫星能提供这些数据。对天文学家来说,可能是一件大事。建造和发射新的太空望远镜可不是一件便宜或者容易的事,你必须为自己预订一枚火箭。但已有卫星在绕地球运行,它们也许能完成类似的工作。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6月01日 17时18分 星期三
来自失忆者
SpaceX 首席执行官马斯克(Elon Musk)表示,下一代 Starlink 卫星将更大更强,能为世界偏远地区提供互联网接入。这位太空亿万富豪在热门 YouTube 节目 Everyday Astronaut 中介绍了Starlink Gen2系统的细节。在32分钟的剪辑中,马斯克透露 SpaceX 已生产出第一颗 Starlink 2.0 卫星。新一代卫星长 7 米,重约 1.25 吨。相比之下,Starlink 1.0 仅重约 260 公斤。马斯克表示,重量的增加让新卫星更有效。马斯克在采访中表示:“想想每颗卫星可以处理多少有用的数据吧。”“就有用数据位而言,Starlink 2.0 几乎比 Starlink 1.0 好一个数量级。”Starlink 卫星搭乘Falcon 9 火箭进入近地轨道,但是这种火箭将无法携带 Starlink 2.0。马斯克表示:“Falcon 既没有 Starlink 2.0 所需的体积和可运载质量,也没有它需要的轨道能力。”“因此,即使我们将Starlink 卫星缩小,Falcon 的总运载质量也不足以运送 Starlink 2.0。”SpaceX 寄望于 Starship,这是一种目前正在开发的重型运载火箭,不过已经历了多次延期。
太空
1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5月27日 19时35分 星期五
来自墨水心
SpaceX 的 Starlink 卫星星座至今在轨卫星逾 2300 颗,占到了所有工作卫星的接近半数。为了应对天空愈来愈多的人造卫星,国际天文学联盟(IAU)将推出一个网站,帮助望远镜运营者掌握卫星位置,以便于将望远镜指向其它地方。但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庞大的人造卫星星座对天文观测日益构成威胁。卫星公司还没有找到解决方案。SpaceX 曾尝试在 Starlink 卫星上安装遮阳板降低其在夜空中的亮度,但目前这一方案已经停止。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未来的卫星星座在夏季夜晚最明显的区域是南纬 50 度和北纬 50 度,有大量的地面观测设施位于该区域。如果 SpaceX 等公司发射了它们计划中的 6.5 万颗卫星,那么在日出和日落前后的数小时内,每 14 颗肉眼可见的星星中大约有一颗是人造卫星。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5月27日 15时44分 星期五
来自王牌飞行员
研究人员可能确定了约半个世纪之前发现的著名外星人广播的来源。著名且依然神秘的 Wow! 信号——1977 年 8 月 15 日晚上在射电望远镜中短暂出现的信号可能来自于 1800 光年外人马座的一颗类太阳的恒星。天文爱好者 Alberto Caballero 告诉 Live Science:“Wow!信号被认为是我们用望远镜收到的最好的 SETI(寻找外星智慧生命)候选无线电信号。”这个 Wow!信号很可能是来自某个自然事件,而不是外星人,不过天文学家已经排除了一些可能的来源,例如某颗路过的彗星。尽管如此,Caballero 指出,在我们为数不多向外星人打招呼的尝试中,人类产生的大多是一次性广播,例如 1974 年向球状星团 M13 发送的阿雷西博信息。他补充表示,这个Wow!信号也可能是类似的东西。在知道大耳朵望远镜的两个接收器在接到Wow!信号的那个晚上指向的是人马座的方向之后,Caballero 决定搜索欧空局(ESA)Gaia 卫星的恒星目录,以寻找可能的候选者。他表示:“我发现了一颗特别的恒星,类似于太阳。”这是一个名为 2MASS 19281982-2640123 的天体,距离我们大约 1800 光年,其温度、直径和亮度都与我们的太阳几乎一样。Caballero的研究结果发表在 5 月 6 日的《国际天体生物学杂志》上。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5月25日 14时48分 星期三
来自探险家学院3:双螺旋
类太阳恒星近半处于双星或多星系统中,此类的星系如何影响到行星的形成?根据发表在《自然》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行星系统在双星周围形成的方式与围绕太阳等单星形成的方式非常不同。新发现是基于智利 ALMA 望远镜对距离地球约 1000 光年的双星系统 NGC1333-IRAS2A 的观测得出的。从天文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一个相当短的距离。它形成于大约 1 万年前,是一个非常年轻的恒星系统。其中的两颗恒星相距 200 个天文单位(AU)。该双星系统被一个由气体和尘埃组成的圆盘所包围。通过观测并借助计算机模拟,研究人员发现,气体和尘埃的运动并不遵循连续的模式。在某些时间点,通常是相对较短的时间段,即每十年到一百年,运动变得非常强烈,双星系统会变得比原来亮十到一百倍,直到它恢复到正常状态。据推测,这种循环模式可以用双星的对偶性来解释。这两颗恒星相互环绕,每隔一段时间,它们的联合重力就会以某种方式影响周围的气体和尘埃盘,导致大量物质向恒星坠落。坠落的物质将引发明显加热,热度将使这颗恒星比平时亮得多。这些爆发会将气体和尘埃盘撕裂。虽然这个圆盘将再次形成,但爆发仍然可能影响后来的行星系统的结构。
太空
wanwan(42055)
发表于2022年05月23日 16时39分 星期一
来自人猿泰山之智斗恐龙
NASA 发布了一份重磅报告,天文学家称其为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代表作。新研究分析了著名太空望远镜 30 年来的数据,对宇宙膨胀的速度进行了最精确的测量。大半个世纪以来,天文学家知道宇宙在膨胀,这要归功于对正在远离我们的星系的观察——它们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就越快。它们移动的速度相对于与地球的距离是一个被称为哈勃常数的数字,测量这个值是哈勃太空望远镜的主要任务之一。为了测量哈勃常数,天文学家研究了亮度充分已知物体的距离——按照这种方法,它看起来越暗,距离就越远。对于银河系内或者附近星系中相对较近的天体,这个角色由造父变星承担,造父变星是一类脉冲模式可预测的恒星。对于更远的距离,天文学家使用所谓的Ia型超新星——具有明确亮度峰值的宇宙爆炸。在新研究中,科学家团队收集并分析了这些天体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目录,以对哈勃常数进行最精确的测量。这是通过研究包含造父变星和Ia型超新星在内的 42 个星系来完成的,这些图像是哈勃望远镜在过去 30 年拍摄的。研究团队的首席科学家 Adam Riess 表示:“这就是打造哈勃太空望远镜的目的,用我们知道的最好的技术做这件事。”“这很可能是哈勃的代表作,因为哈勃需要再经过 30 年才能使这个样本量翻倍。”
太空
WinterIsComing(31822)
发表于2022年05月20日 16时04分 星期五
来自2061太空漫游
Max Ehrmann 在其著名的诗歌《Desiderata》中形容每个人都是宇宙的孩子。在字面意义上,我们确实是宇宙之子,人体含有恒星的成分。人类及地球所有生命都是以碳-12 元素为基础。而碳-12 需要恒星内部的高温和高压才能形成。碳是氢、氦和氧之后第四丰富的元素。创世大爆炸创造了氢气和氦气。恒星制造了氧气和碳。红巨星之类的古老恒星产生了大量的碳,它们无处不在。根据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的一项研究,日本科学家使用超级计算机运行建模程序解释了碳-12 如何在恒星中形成